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百科>>质检业务>>质检人物>>

记黄埔检验检疫局新港办事处副主任科员林应太

2010-06-21 15:45:13 中国质量新闻网
平凡人生的非凡情怀

——记黄埔检验检疫局新港办事处副主任科员林应太

    ●刘沛国

   有的人做“一”要说成“十”,将自己的成绩无限夸大;而有的人做了“十”,却连“一”都不说,始终在默默做事,本篇的主人公属于后者。人们没有因为他不说就将他忘记,也尽管过去了多年,但他“做事愿意吃苦、做人愿意吃亏”的事迹一直在流传。看来人心是公正的,我们再一次翻阅他的事迹,依然感动不已。    ——题记

   责任和使命高于一切

   工作中有什么任务,阿太总是争着去做。2004年春节那夜23点半,检疫人员在一艘国际船舶上发现一名土耳其船员有“疑似非典”症状。本来准备与家人回老家团聚的阿太,闻讯后立即返回岗位。领导考虑到阿太在除夕夜已值过班,身体又不好,就不安排他上船,但阿太一再请求出任务。这事要是在平时算不了什么,可是经历过“非典”,在2004年末“非典”仍有个案出现的情况下,大家对发热病人都有疑虑。阿太明知道上去接触病人是有危险的,下来后要被隔离,这意味着他不能和家人返回老家与父亲团聚。可是他想,谁上都有风险,可登轮自己有经验。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他毅然参与了检疫。下来后同事发来信息:“恭喜你中彩(隔离)了。”

   夏季登轮检疫是一种考验。烈日下货轮甲板温度高达40~50℃,而船上的食物冷库则低至零下20℃,温差逾60℃。检验检疫人员在冰库工作半小时,被冻得浑身直打哆嗦,但一出舱外就像进了蒸笼。一热一冷、一冷一热,大家戏称为“冷酷考验”。而每当有这样的任务时,阿太总是抢着下去。

   无私的奉献精神

   因为阿太懂电脑,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承担着新港办事处整个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为了维护电脑,阿太经常加班到夜间才回家;有时因为电脑故障,值夜班的同事深夜打电话追着他,电话里说不清解决不了,他又急急忙忙地赶回单位。对此他的妻子一开始不理解:“这还让人睡不睡觉”,但阿太一切如旧。与他打过交道的同事常说:“阿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热心。他经常把为同事买电脑、修电脑当作分内的事,随叫随到,全程服务,从来看不出有厌烦。”因此“电脑通”又有个名字“活雷锋”,但阿太从不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他开车技术娴熟,1997~1998年,由于单位司机人手不够,而交通车晚上就停在他家楼下,于是他又做起了兼职司机,接送同事们上下班达1年之久。

   2002年4月,CIQ2000的推广应用工作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全面铺开,新港办事处作为黄埔局的试点,具体实施工作由阿太负责。就在他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却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一向孝顺的阿太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飞回南海老家尽一尽做儿子的孝心。一边是母亲病床前热切的呼唤,一边是不能没有自己的培训工作。如果这个时候离开,整个试点工作就要完全停下来,阿太真的很难!他最后还是强忍痛苦,把感情的砝码本能地移向了培训工作这一边。培训结束后,阿太立即赶到了母亲身边。可这时,母亲已昏迷不醒,最后也没有看上阿太一眼。“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个在母亲临终前未能尽孝的阿太,却把他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检验检疫事业。

   淡泊名利的情怀

   阿太从20岁来到黄埔,就以此为家,20年来,长期坚守在一线码头,无论骄阳似火的炎热夏季,还是阴冷的冬天,他都默默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他先后被广东省直机关党工委及广东局、广州局、黄埔局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工作者”,年终考评5次被评为“优秀”,同时还是广东局推荐参加广东省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的候选人之一。但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作风,从没有看到他因为取得了成绩就沾沾自喜、趾高气扬。

   “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还做得很不够,我还要继续努力,请组织不要宣传我。”这是阿太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也是他反复强调的话。他的话,确实不多,但这些话,代表着他朴实淳厚的性格,甚至连记者的采访都无法进行,只有找他身边的领导和同事进行了解。“阿太很朴实,为别人做什么都不求回报,再忙再累都不会叫苦叫累,做完也从不标榜自己。”阿太的同事刘淑明这样说。

   按人之常情,作为唯一的儿子,在母亲最需要的时候留在身边尽孝;作为丈夫,为下岗妻子谋个工作贴补家用;作为父亲,让儿子快快乐乐,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他经常会忘记“这些”,他常对家人说:“我是在为公家做事,做好本职是我的职责,我必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本来有两次机会可以调入机关工作,就不用经常加班了,可他还是选择了最前沿、留在了最需要他的口岸一线。

   “爱人者,人恒爱之”

   2003年11月中旬,阿太感到身体愈加不适,医生检查后要求他住院治疗。为此,他利用休假时间住了15天院,但还没等把病情完全查清,就悄悄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2004年3月底,阿太强烈感到身体不适,医生检查后初步诊断为淋巴细胞出现问题,要求他必须立即住院做进一步检查。

   当从不声张、从不找领导麻烦的阿太站在原新港办主任黄宇衡办公室说,自己得病要住院时,黄主任才知道阿太已经病得很严重,看好的希望几乎为零。而面对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阿太,黄主任无法埋怨他,因为他深知阿太的性格和为人。

   黄埔局局长范武疆听完黄主任的汇报后,眼里噙满泪花,他充满感情地说:“这样的好同志,家庭这么困难,却从不麻烦组织,病得这么厉害,仍战斗在岗位上,这样的人真是难找。我们决不能让病魔把他从我们身边夺走。”于是,局工会发了捐款倡议书,仅仅两天,就收到全局232位干部职工的52230元捐款。人事政工科科长梁小梅说:“阿太真诚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真挚的爱和真挚的回报。”

   住院后的阿太,按照医院的要求,用药化疗,康复的很好。不久,阿太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他每天都要给港澳旅客量体温,有时要工作到晚上23点多,有时要爬十几层高的国际船舶。尽管他恢复得很好,但由于吃药和化疗,神经末梢还是受到了影响,所以各级领导都对他很关心,多次提出给他调整岗位,但阿太看到一线那么忙,人手紧张,他没有说自己不行,而是继续坚持着。现任主任林儒龄有一次看到因为爬船累得气喘吁吁的阿太后,感到必须给他调整岗位。于是,现在阿太不但负责三科的内务工作,还主动承担了办事处的综合性事务。虽然领导不让他登轮检疫,但有时在货轮上仍然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医院的医生讲,像他这样恢复得如此好的人,在医学上创造了奇迹。因为得了这种病的人,基本上是没救的,连万分之一的希望都没有,而上帝将这“一”的希望给了阿太,也许是“好人有好报”吧。阿太的朋友说,阿太之所以恢复得好,是他有良好的心态,他安于平淡的生活,却有着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人生境界,感到活着真好。而阿太说,是组织和同志们的关爱,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使他在与病魔的搏斗中取得了胜利。我想,这都有道理,更希望三者都有,因为“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证明,和谐的力量是无敌的。我们感谢上苍的赐福,更感谢人间的真情。

   奋发向上的动力使他成绩显著

   他,不是什么明星和大腕,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名声,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家世和出身,更没有让人艳羡的学历和职务。

   他,只是一个没有领导职务的副科级干部,而且参加工作后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可以说,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但,他却是单位的“老先进”,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一个人的价值评判已经多元化,而他却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给予很高的评价。

   特别是几年前在他身患重病住院期间,有200多名单位同事自发的前去探望,在短短两天里,又自愿为他捐款5万多元,并包含深情为他祈祷祝福……

   他就是被人们昵称为“阿太”的——黄埔检验检疫局新港办事处副主任科员林应太。

   1989年“阿太”从佛山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原广州卫检局黄埔新港办事处工作,按说,有了铁饭碗的阿太,完全可以轻松一下子,不用再向学生时代那么刻苦了。但打小就好强的他,立志在工作中作出成绩,可在信息化兴起的时代,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就感到力不从心。上世纪90年代初,原卫检报检系统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上级购买了286电脑分到新港办事处,可会用的人寥寥无几,于是阿太因为年轻被选进了电脑知识培训班。经过短暂的培训,从未摸过电脑的阿太对电脑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快就能熟练使用电脑,并尝试着简单维修和编写程序。两年下来,从掌握使用电脑到维修电脑,再到编写程序,他竟然成了黄埔局小有名气的“电脑通”。

   掌握电脑知识的阿太并不满足,他有更高的目标——开发应用软件,因为他看到当时使用的电脑软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992年,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他对运用计算机管理集装箱检疫工作进行了攻关。这对“半路出家”未受过专业教育的他,困难可想而知。凭着对新知识的执著追求,1993年阿太终于开发出了“入出境集装箱检疫管理系统”软件,并迅速在口岸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项成果填补了当时我国卫生检疫在计算机应用程序方面的空白,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追求一旦开始就很难停留。“三检”合一后,阿太参与开发了广东局废旧物品报检系统软件;与另外两名同志合作,在全国率先研制出“航行港澳船舶检疫自动应答系统”软件,被列为全国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的重点项目,获广州局专项贡献奖。至今在全国口岸码头广泛应用,仅黄埔口岸每月就有千余艘船舶通过该系统快速通关。

   在阿太病好后,他又参与研制了“入境货物电子证单综合处理系统”,2006年获“广东检验检疫科技兴检一等奖”。

   脚踏实地的作风使他成为行家里手

   阿太的工作地点是广州黄埔新港码头,这是一个国家一类码头,国际船舶来往密度大,国际上每月要100多艘,港澳船舶进出要900艘左右,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要求对这些船舶要进行检疫监管,而阿太所在的科室仅6人,不仅要正常上下班,还要24小时轮流值班。在采访中得悉,大船的检疫时间要1小时左右,小船需要半个小时,而若遇到有发热病人的,需要5小时左右,特别对于特殊情况,要来回跑好多次,有的国际船舶十几层高,又没有电梯,有时累得腿都发软。但是阿太和他的同事们20年如一日,没有怨言,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艘船舶的检疫监管,从没有受过举报。

   在刻苦钻研电脑知识的同时,阿太没有放松对预防疫病疫情从口岸传进传出的检验检疫业务的学习和充实。在20年的口岸查验检疫工作中,他勤思考,善观察,不忽视细节,疫病和虫害总是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被大家誉为“抓虫”、“捕鼠”高手。

   同时,阿太还对货轮上的老鼠活动环境进行了仔细研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不断摸索,形成了一整套对重点国际航行船舶食品和虫鼠的检测检疫方法,并在新港办事处查验三科推广应用。

   当然,对待本职工作,阿太能够钻进去,对待其他工作也是如此。1999年底,原商检、卫检、动植检“三检”合并成检验检疫局,由于三个单位各自的报检系统软件互不兼容,口岸电脑网络又经常出故障,致使检务窗口排起了“长龙”,企业和群众反响很大。在复杂的情况面前,阿太又受命攻坚,他以饱满的热情,连续苦战20多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称他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