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名牌战略>>

30年来中国质量和质量管理分析

2009-04-08 14:03:06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系列战略性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使中国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但也存在三大教训,以及“三农”标准化、质量信息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30年来中国质量和质量管理分析

刘源张

   结合自己参加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的认识和感想,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产品质量做个总结,当然这只代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政府重视质量工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先后于1992、1999、2007年召开了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每次都是对前一时期的工作总结和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而且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例如1992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实际上就是针对自1978年改革和开放以来质量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所召开的一次会议。

   每次会议都由时任副总理主持,总理讲话。如1992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是由朱镕基副总理主持,李鹏总理讲话;1999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朱镕基总理批示,吴邦国副总理讲话;2007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是由吴仪副总理主持,温家宝总理讲话。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比中国政府对质量和质量工作更加重视。总理的讲话不是应景的发言,而是对情况的深入分析和对工作的殷切期望。每次我听到总理的讲话,都感到中国政府的总理是如此地了解情况和问题。与会代表都是质量战线上的负责官员,他们的讨论也是认真和到位的,这一切都反映在会后的落实措施上。如2007年第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主要讨论解决中国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后国家质检总局即抽调150名干部,组成26个工作组,分赴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个检验检疫局和13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就此启动。

    摆正质量工作的位置

   质量和质量管理不单纯是科技问题,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企业等的形势和问题密切相关,并且深受它们影响的事情,这也是我每次参加会议的感想。没有1978年的改革与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不用说质量和质量管理了。1986年,我们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引入了竞争。中国的企业过去没有竞争,他们不知道竞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等到竞争真正来了,他们慌了手脚,以致发生了1984年到1986年的质量滑坡。更可笑也可悲的是,我们辛辛苦苦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建立起来的全质办在这个时期纷纷被砍掉了。1993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扩大和深入,一向的卖方市场变成了如今的买方市场,民营企业兴起,国有企业陷入困境,质量和质量管理发生了异常的变化,“假冒伪劣”成了时髦语。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那以后,中国进入了和平崛起的阶段。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因此,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管理时,不能不对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和企业里发生的事情加以注意。

    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有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摸到1984年,终于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的传统观点,中国从此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也对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本人在从1976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想过也说过,它归根到底应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工具,虽然计划经济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有某些方便。

   其中,历次会议所作的《决定》自然具有政策的指导意义。1994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现代企业制度纲要》和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正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和质量以及质量管理所作的指示。1993年和1999年的两个中共中央全会的文件,则是针对企业改革和发展,自然与质量和质量管理有重大的关系。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从1982年国家根据国内质量专家的建议在国家经委内设立质量局,到1986年成立独立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再到1996年更名为质量技术监督局,最后到2001年与进出口商检局合并而新建立现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待质量和质量管理的重视力度是越来越大。

   另外,中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标准化、名牌、人才”三大战略则是质量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参加过这些战略的制定,看到参与制定和实施的专家和官员的水平、能力和热情越来越高,相信我们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发展绝对能够做到又好又快。

   同时,30年来中国在有关质量和质量管理上也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早在1980年原国家经委就颁布过《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业产品责任条例》,规定卓越与和谐企业必须实行“三包”。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厂长对产品质量负最终的责任。在国家对企业的产品实行监督抽查方面,1986年原国家经委制定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以后经过几次修改成为现行的制度。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产品质量法》,这是有关质量的大法,近期还将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修订。基于标准化工作的需要,1991年国务院曾经颁布过《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其后据此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根据《标准化法》设立的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一起成为现在中国负责整个标准化事业的国家机构。可以说,就质量和质量管理而言,中国在法律法规方面已经有了一个框架,今后的工作就是使它健全起来。

   应该提及的还有质量奖励。早在1981年国家曾经设立过产品质量奖,俗称金奖、银奖和质量管理奖,因故在1986年暂停。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效仿美国的国家质量奖设立了全国质量奖,受到企业界欢迎。

   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国家标准即将成为中国国家质量奖的依据。不过,中国的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始设立自己的地方质量奖,有的甚至对获奖企业给予高达百万元的奖金。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实际上对质量也是很重视的。当然,这里边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就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一样,也有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我们是竭力劝说,过程是重要的,结果是附属的。

    主要成绩和问题

   中国的产品在质量的总体水平上是稳步提高的。从国家1979-2005年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而言,抽检合格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考虑这两年的努力,估计2008年较1979年的提高大概是8个百分点,应该说是不错的。中国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很严格的,不只是产品的性能,而且甚至于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上有问题也立即判为不合格。

   具体说,一是原材料和装备类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有色金属和石化行业的产品标准和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机床,发电机等已经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二是消费类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幅度提高,家电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高新技术类产品性能显著提高,通信网络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音频视频,新型显示器等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几类的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四是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风,更是促进了工程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里,我必须说,2007年一些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指责。关于这个问题,有中国企业方面的责任,主要是对产品标准的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有外国客商的责任,他们在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不能归罪于中国的企业。无论如何,我自己倒是要感谢来自国外的指责,他们的压力已经变成我们改进和提高的动力。

   我并不是说中国的产品质量无懈可击。相反的确有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不过,让我先说说这三次会议提出来的教训。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精神是质量意识和质量诚信,三次会议上都强调了这一条。我也很高兴看到,近年来中国的企业纷纷向全社会公布了守信公约。既然敢公开说出来,不会不遵守吧。第二条教训是名牌的价值。计划经济时代无所谓名牌,只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成了世界加工厂,出口了那么多的商品,但并没有赚了那么多的钱。原因很简单,牌子是人家的。第三条教训是标准的重要性。本来,在新中国建国的初期,工业标准是全盘来自前苏联。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甚至延伸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初期。当然这要感谢世界贸易组织伙伴的推动,中国企业原本以为使用标准是不要花钱的,谁知是要出大价钱的。我也高兴地看到中国企业终于明白了标准的重要性。30年来的三条教训,好的很。

   问题很多,这里只谈几个重要的方面。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要养活13亿人口非要把中国改造成农业强国不行。“三农”的标准化现在提上了日程。我们在工业上的经验如何应用到农业上去,这是第一个大问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已经成了全中国人民的关心事。第二个问题是质量的信息工作。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开了三次,会上那么多的重要信息,有多少传到了普通工人的耳朵里。国家制定了那么多的产品质量标志,如食品安全标志、3C标志,有多少又是消费者知道的。2007年5月美国已在报纸、电台等媒体上大肆报道了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但中国政府是在7月中旬才开始认真应对。这两个多月的延误值得我们深思质量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质量意识的提高、质量诚信的建立、质量科学方法的普及,都离不开好的质量信息工作。

    (作者系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