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有效”……夸张的包装、露骨的宣传标语,实际上含有非法添加成分!这些东西不要信!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兰州安宁公安持续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严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近日,培黎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3年1月,培黎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案:在某商铺购买的某保健品在服用后非但没有起到保健效果,反而引起身体不适。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并将报案群众提供的剩余保健品送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确定其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有毒”成分。
民警立即依法对涉案商铺进行搜查,查获了正在销售的大量同类保健品,并将商铺经营者郑某控制。最终鉴定结果显示,该类保健品无一例外,全部“有毒”。
经审讯,郑某如实交代了2022年年底以来,自己明知购进的保健品有非法添加成分,却依然上架销售并从中获利的犯罪事实。目前,民警正在积极顺线追查、锁定“毒源”,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不能添加任何药物。可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在保健品中违法添加一些西药成分,往往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欺骗性较强,但由于非法添加的成分未经科学配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广大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治疗疾病、购买药品和保健食品,不要轻信互联网等平台上对保健食品效果的宣传。一旦发现可能购买了添加非法成分的保健食品,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责任编辑: 陆明 )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然而,微商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涉及各类群体共同决定的结果。
刷单炒信,是指在电商平台上的卖家通过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 ...
近年来,电商社交化成为一个新趋势。作为社交化电商的主要模式,微商的发展引人注目 ...
老陶-- 陶跃庆 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制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 ...
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
学校的师生们从此用上卫生、整洁的卫生间。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卫生健康委集中开展医疗广告发布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向那里的孩子们捐赠1300套过冬物资包。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黄健龙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了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12月8日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以直播形式隆重举行创业30周年庆典大会。
这是一个新品牌层出不穷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
国珍健康研究院院长李颖:保健品步入定制化时代
历时两年,三生研发大楼2022年正式落成
对于参展的中国特色乳企伊力特乳业来说,今年的进博会具有特殊意义。
如新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来自如新第二季度财报的数据显示,如新中国大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