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母婴·健康> > “耳屎”虽烦,但不能一“挖”了之

“耳屎”虽烦,但不能一“挖”了之

2023-01-09 15:47:02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面对“耳屎”,很多人常用手抠,或者拿着棉棒、火柴棍、曲别针等“挖”耳朵。殊不知,此举暗藏诸多祸端。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外科主任李莉表示,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其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据介绍,耵聍是一种混合物,由耵聍腺分泌物、皮脂和外耳道皮肤脱落的角蛋白混合而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大多数人常见的,金黄色鳞片状的干性耵聍,在我国,大部分人群生的是这种干性耵聍。第二种是粘稠棕色的糊状物质,称油性耵聍。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坚硬黑色的凝结物。

“大部分人的耵聍都可以从耳道自行排出,比如随头位变化或在咀嚼吞咽、张口时的关节活动中,耵聍都可以自行掉落,不需要我们去掏。”李莉说,耵聍其实对人体外耳道和鼓膜起一个保护作用,防止细菌进入,对人体是有益处的,没有必要掏。但是,李莉也强调,有几种情况是需要掏耵聍的。比如有的人因油性耵聍、慢性炎症等使耵聍分泌过多凝结成块,或耳道狭窄耵聍排出受阻导致耵聍栓塞,或者是游泳洗澡时进水导致耵聍吸水膨胀后,出现耳部症状或使原有症状加重,这种时候就需要掏耵聍了。

李莉提醒,如果采用挖耳勺以及其他物品进行抠挖耳道,可能将外耳道皮肤造成破损,形成外耳道炎,并反复感染。反复抠挖外耳道,还可能伤及鼓膜,导致鼓膜穿孔,甚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如果耳内有瘙痒、疼痛以及闷堵等不适感,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让医生处理。

(责任编辑: 陆明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