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热点新闻> > 3·15深度调查:驼奶行业方兴未艾 爆红背后的乱象亟需整肃

3·15深度调查:驼奶行业方兴未艾 爆红背后的乱象亟需整肃

2022-03-07 10:58:29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杨振远 记者徐远官)5年前,提及骆驼奶,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只当它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饮品。但随着一些营销能力较强的企业落户西北,“驼奶”的商业价值被成功挖掘,近两年,这个小众产品突然就“火”了!

与牛奶、羊奶相比,骆驼奶显然更“稀罕”,以其为原料的驼奶粉异军突起,很受消费者欢迎。在这样的“风口”下,部分品牌抓住机遇,极短的时间就获得爆发性增长。热情的市场、高额的利润,不但刺激当地企业上马多个驼奶粉加工项目,大量业外资金也争相入局淘金……

热闹归热闹,藏在喧嚣背后的是——驼奶资源的稀缺、奶企生产经验和检测能力的不足,以及各路资本磨刀霍霍、要挣快钱的逐利之心。尽管产业初具雏形,但驼奶粉市场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无论生产还是销售,尚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对参与者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

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底,中国质量新闻网接到大量消费者关于驼奶市场乱象以及权益受损的反映,维权困难。

新疆等驼奶制品产区出台了一些地方规定,对行业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但受限于检测规模、频次以及技术等问题,涉及驼奶行业的管理和处罚依然存在较多盲区,产品造假、以次充好、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等现象难以根治。

驼奶粉造假现象很常见

中国质量新闻网记者调查发现,近几年,奶业市场中,骆驼奶粉渐成消费新宠。无论是主打有机、高蛋白含量的高端牛奶还是主打“不腹泻”“更易吸收”的羊奶,都被自带神秘光环的“骆驼奶”压了一头。

在商场、超市以及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打着“骆驼奶”旗号的产品,名称各异,价格参差不齐,相差悬殊。

电商平台上,这些名称中含“驼乳”或“驼奶”字样的产品,价格跨度非常大,下至十几元,上至七八百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打驼奶粉旗号的产品,其实根本就算不上驼奶粉。“今年,骆驼奶的收购价略有波动,平均在40元/公斤左右,约6公斤驼奶可制成1公斤奶粉(也有厂家表示8公斤生奶可制成1公斤奶粉),而这仅是原料成本。那些卖十几块、几十块的所谓驼奶粉,你觉得他会舍得给你加真驼奶吗?也许加了,有一指甲盖?”


配料表中,第一项原料的占比最大,排在后部意味着含量极低

该知情人表示,他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造假、掺假的现象在驼奶行业内“太普遍”了。

因为法规不健全,“就算只有0.1g驼奶成分,号称‘驼奶粉配方或调制产品’也没毛病。很多无良商家就是在利用这些漏洞欺骗消费者。什么‘驼奶蛋白粉’‘驼奶营养粉’,这些东西其实根本算上驼奶制品。你看看它的配料表,排在前面的都是什么?基本上都是麦芽糊、麦片、豆奶粉什么的,驼奶粉充其量算个添加剂!”提到这里,知情人十分气愤,“一包豆粉才多少钱,加上‘驼奶’两字,他们就敢几十、上百的卖!这不是骗人,又是什么?!”

如果便宜的产品问题多,那上了一定规模甚至是行业内销量靠前、比较知名的品牌又能否保证产品质量呢?

2021年“质量月”期间,中国质量新闻网曾在网络平台上选取了十款标称原料为“生驼乳”的纯驼奶粉产品,并委托权威机构进行了标识、生产许可、驼、牛、羊、大豆等源性检测以及蛋白质含量等多个项目的专业检视与检测。

结果哈萨克斯坦进口的金骆驼、黄海冰代言的千绝等品牌“纯驼奶粉”都被检出含有“牛”源性成分。这些号称原料零添加的“纯”驼奶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掺入了原料价格较低的牛奶。


金骆驼牌全脂纯驼乳粉的检测报告

image.png
千绝牌全脂纯驼乳粉的检测报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给上述企业发了采访函,但几个月了企业并未回复。

此前两年内,有部分媒体和自媒体购买过不同品牌的驼奶粉进行检测,也曾出现过“纯驼奶含有牛DNA”的情况。虽然这些检测程序的严谨性遭到质疑,但“屡检屡中”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驼奶行业确实长期存在掺假现象,甚至存在产品宣称是“调制驼乳粉”却完全“不含有驼奶”等严重造假现象。

四川兴蓉律师事务所郭淑珍律师表示,如生产者或经营者明知驼奶原料中添加了牛奶或其他物质,宣传时将产品描述为“纯驼奶”“0添加”,就构成了虚假宣传;如果,有消费者被该虚假宣传误导并购买,那么就构成了欺诈。

驼奶粉功效被蓄意夸大

驼奶粉的主要客群是中老年人,“不神不好卖货”。为了利益,许多驼奶企业和销售人员会刻意夸大驼奶的保健效果,宣传产品可治疗疾病等现象在驼奶行业十分普遍——长期喝驼奶,“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女性永葆青春容颜,男性精力充沛,老人长寿健康”“病人身体出现巨大变化”,甚至驼奶还可以“治疗肺结核”“对癌症有效”等等。


网络上关于驼奶疗效宣传的截图

这些被严重夸大、没有科学验证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中疯传;甚至还“与时俱进”,套上“专业”马甲,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一些所谓的知识平台及网友问答中。

以上图文章为例,它原意为推广骆驼奶制品,以缓解干旱、贫瘠地区的人们食物紧张问题和增加收入。然后它被人为刻意曲解,“变”成联合国对骆驼奶医疗和养生价值的“肯定”。

郭淑珍律师表示,把这些“话术”用于销售,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

用“专业”报告忽悠消费者

除了产品掺假和虚假宣传,驼奶行业还存在另外一假,那就是检测报告造假,或者检测项目“移花接木”误导消费者。

image.png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中输入关键字“驼奶粉”,看到不少售价极低的产品(十几元至几十元)也配备了“专业”的“检测报告”。在销售网页中,商家多处强调骆驼奶源,并公示检测报告。但这些检测报告并不完整,品牌、产品、时间、检测项目及标准,或缺失或无法看清,报告本身根本无法证明该产品是真正的“驼奶粉”。

专业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表示,检验报告仅对收到的样品负责,各项数值反映的是该样品的质量情况。“有很多商家,会将检测报告摆在自己的商品宣传页上,放上部分截图或者非常模糊的一张图。这根本不具备参考意义,甚至报告可能是PS的,本身就是个假货!”

【后记

大量资本涌入,快速助推了驼奶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则让驼奶产品销售冲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量级变化。驼奶的“风口”来得太快,“杂草也有些多。但随着监管的加强以及竞争加剧,驼奶行业的整肃已经拉开大幕,有业界人士预期——爆发式增长已经结束,2022年中国驼奶产业将迎来拐点,弄虚作假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质量与品牌诚信将成为行业比拼重点。

一年以来,中国质量新闻网对驼奶行业展开了持续深入的调查。我们发现,不断的新闻曝光以及消费知识的普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驼奶行业的进步。被曝光的品牌下架、召回,电商平台加强了环境治理,市场监管部门也增加了行业关注及监察力度,有关驼奶行业的国家标准制定也被提上日程。随着相关法规的日益健全,消费者权益将获得更好的保障,正规的驼奶企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责任编辑: 陆明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