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安徽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产业标准化工作采访记

2022-02-09 10:45:24 中国质量报

“标准香菇”成了“幸福的烦恼”

——安徽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产业标准化工作采访记

□ 本报记者 李 辉 人勤春来早。在浓浓的年味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三上午9时,记者从安徽省凤台县城出发,赶往位于桂集镇的安徽省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标准化示范区采访。

“我们坚持按照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7大标准体系要求进行生产,以优质的菌菇产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在安徽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祝农业)的菌菇生产大棚里,董事长鲁中祝手指着一枚胖嘟嘟的香菇介绍说。

在凤台县农业示范园里,中祝农业建有303个大棚、200万只菌棒,生产香菇、双孢菇、鸡腿菇等菌类鲜品。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人们还在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候,鲁中祝已经在盘算着今年的菌菇生产计划。“现在香菇的生长期是7天左右,温度高的时候头一天长出,第二天就能上市,夏天有时一天要采摘两茬子”。

中祝农业持续坚持质量兴农,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创建菌业产业一体化,实现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凤台县市场监管局标准计量股蒋蔚对中祝农业标准示范区创建工作非常熟悉,她介绍说,该公司建立健全了标准体系,在食用菌生产的全过程和关键控制环节,建立各类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共计34项。如何加强生产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鲁中祝在一片大棚前驻足介绍说,这是通过太阳光消毒杀菌,如果不按照标准生产就会影响产量,更影响质量。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部分大棚间有一口深水机井。鲁中祝介绍说,我们有12口机井,井深达60米,使用深井水对菌类产品的质量提升至关重要。“中祝农业通过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示范区在转变菌业发展方式,带动凤台县38个村和安徽省34个少数民族村的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收共同致富。”凤台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竹林说。

“我们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生物学院、安徽农科院专家教授讲课,实地宣讲指导34期,宣讲人数达1200人次,发放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1000多份,通过培训已培养技术骨干40余人。”鲁中祝说。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祝农业扩建食用菌菌种无菌操作间500平方米、改建食用菌无菌培养室1万平方米,高温灭菌车间一处投入运营。公司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000吨增加到1500吨;年生产总值由原来的5600万元增加到7600万元。

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不仅是企业的“金字招牌”,也是拓展更大市场的“通行证”。鲁中祝表示,标准化生产提升了企业菌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优质香菇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香饽饽”。好货不愁销,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中祝农业总经理孙磊磊“幸福的烦恼”。“就在春节前,近十家大宗客户直接开车到公司等待发货”。

食品安全大于天。在说起新年质量新期待时,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鲁中祝认为,每一个企业家都要有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每一个人都要扛起食品安全的责任,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质量报》【新春走基层】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假日午后,来园子里逛一逛

  • 文化消费市场异彩纷呈 “饕餮盛宴” ...

  • 春节期间游客在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 ...

  • 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食品 ...

  • ​江西省于都县市场监管局对全县水果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