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河南省计量院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

2021-08-17 13:12:02 中国质量报

4天完成40天的工作

河南省计量院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

□ 姜 鲲

“这真是一次特殊的任务。”河南省计量院产业检测技术人员李光旭说。从前一天到第二天清晨,他才走出实验室去洗漱,连续48个小时的电钻产品耐久性试验,让他眼里布满血丝,有些疲惫。在郑州强降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多重影响下,为了完成本轮河南省电钻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任务,作为该产品风险监测的主要技术人员,李光旭干脆把“家”搬进了实验室。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电动工具生产和出口的双料大国,电钻类产品是其中需求量最大的产品,其中仅手持式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就达上千家,量大面广,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电钻是老百姓使用较多的电动类工具,家庭用量占80%左右,其产品安全监测十分重要,对该产品进行电气强度、机械强度、耐久性等技术监控,能避免产品触电造成人体损伤等意外事故发生。目前,河南省计量院产业检测研究所具有电动工具绝大部分参数检测能力。

7月中下旬郑州遭遇强降雨时,正是河南省电钻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原定的采样时间。按计划需要对河南省内不同规模企业、市场份额较大企业所生产的电钻、冲击电钻产品在销售领域进行采样,覆盖范围为该产品的全省销售市场。

因为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李光旭每天都要查看天气预报。那段时间里,李光旭对河南省内各地天气了如指掌,稔熟于心。怎样合理根据天气情况,分赴不同地市进行采样工作,他不断地仔细谋划着,让采样人员的足迹安全地遍布郑州、漯河、濮阳等地。终于在8月初,来自河南省20批次的销售领域的电钻产品汇聚到了河南省计量院实验室里。因郑州主城区受灾严重,电钻产品的采样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一度被迫中断,因此还是比计划延误了几天。

7月30日,郑州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升级,李光旭所居住的小区从防控区变为封控区,给采样回来的“样品”技术实验工作带来影响。为了不中断工作,李光旭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呈阴性后搬进了实验室,不分昼夜地开始了连续技术试验。

按照GB/T 3883.1-2014《手持式、可移动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和河南省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要求,需要对该批次产品进行电气强度、机械强度、耐久性等试验。其中耐久性试验要连续进行48个小时,20个批次需要960个小时、40天,加之疫情防控可能会影响到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河南省计量院产业检测研究所负责人对实验量进行了分析,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和严格执行检验标准的前提下,与检测设备厂家联合技术研究,决定拓展检测容量,增加同时段检测设备数量。

李光旭负责技术上的把控和试验,他从3个产品开始,同时进行实验,验证数据,一遍遍核校数据,再增加到8个产品、12个产品。“只要睁眼基本就在实验室里”,李光旭最终用了96个小时完成了该批次产品的耐久性试验。从960个小时到96个小时,相当于40天的试验总时长在4天里完成了。

李光旭是疫情防控之下河南计量人奋战的一个缩影。河南计量人在严格落实防控工作,护卫医疗卫生设备准确可靠的同时,全力保障全省计量检定工作开展,助力河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半年工作掠影

  • 江西新余:抓冷链管理

  • 河南开封:抓口罩质量

  • 河北大城:促防控到位

  • 浙江湖州:促责任落实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