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开拓创新中成长

2021-04-28 10:59:45 中国质量报

助力特区展雄风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开拓创新中成长

□ 傅江平 祝铁军 许创业

2018年12月26日,深圳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深圳保护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自此,深圳保护中心踏上了开拓创新的征程。至2021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深圳保护中心多项核心指标已实现大跨越,各项业务不断迈上新台阶。该中心累计接收预审案件5653件,其中2020年3692件,位居全国副省级市及地市级保护中心第一名;2020年完成专利代办业务210万笔,业务“零差错”记录刷新为69个月;搭建“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获批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筹建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成绩背后,是深圳保护中心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定力和决心,是奋力打造全国保护中心标杆,构建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工作格局的生动实践。2021年3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一行专程来到深圳保护中心参观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深圳保护中心何以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该中心主任宋洋说:我们的成长,得益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正确领导,也得益于全体干部职工敢闯敢试、不懈奋斗。

“两快两全”搭建业务框架

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专利授权周期长、维权保护难、运用转化效率低、维权保护意识弱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提出在全国优势产业集聚区布局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圳市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在市领导的亲自争取、筹划和督办下,深圳保护中心于2018年“呱呱坠地”。

彼时的深圳,成为全国首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的城市,在第20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收获4项金奖,位列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活力达到历史新高,但专利纠纷案件数量高企、专利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迅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为深圳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强后盾,成为摆在深圳保护中心面前的头等大事。深圳保护中心立足实际,探索符合深圳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的工作机制,搭建“推动新能源和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快速授权,开展全领域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打造全门类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大厅,打通知识产权从创造到服务全链条”的“两快两全”基础核心业务框架。基于该框架,深圳保护中心整合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海外维权、数据运用、宣传培训、知识产权代办、专项资金资助等30余项业务,成为全市服务最全面、业务最权威、技术支撑最有力、影响力最突出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快速预审”培育产业繁花

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在于变现,但如何提高知识产权变现率一直是世界难题,全球每年都有无数专利因为长期无法变现而走向“失效”,深圳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只有实现快速授权,才能盘活专利成果转化的市场,而要实现专利快速授权,保护中心的快速预审就是最高效的途径之一。”宋洋说。在国内,专利快速预审工作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对创新能力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深圳保护中心从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着手。一支16人专业预审队伍逐渐培养出来,其中8人具备多年专利实质审查经验。先后制定《预审审查规程》《预审质量管理办法》等14项预审管理制度,建立预审质检、互检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上线预审业务信息化系统,实现预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扎实的人才和管理基础有力推动预审工作高效开展。目前,深圳保护中心预审案件的平均授权周期缩短至58天,其中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时间从原来的22个月缩短至3个月左右,中心累计接收预审案件5653件,培育了比亚迪刀片电池、腾讯区块链技术等几十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备案企业数量达1717家,累计服务745家创新主体。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通过快速预审实现专利快速获权、加快海外布局进程、培育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快速预审工作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协同保护”打造保护枢纽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存在力量分散、侵权判定难、维权周期长、专业人才不足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与深圳日新月异的科技和蓬勃发展的产业难以匹配。

为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效衔接机制,打造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19年11月26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以深圳保护中心为载体,建设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让企业跑一地、跑一次就能获得所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综合服务,成为全国入驻机构最多、业务最全面的保护平台之一。

依托该平台,深圳保护中心实现全市行政、司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保护资源的全面整合。中心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海关等10余家单位密切配合,形成集咨询指导、授权确权、维权保护、执法审判、纠纷化解、技术支撑、监测导航、宣传培训、研究分析等于一体的全新协同业务流程,打造资源集聚、覆盖广泛、链条畅通、服务全面的“大保护”平台。

自成立以来,该平台持续完善,取得不俗成绩,深圳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枢纽和节点的作用不断强化。依托平台资源,深圳保护中心建成社会组织库、服务机构库、海外维权专家库和备案企业库,累计接收知识产权调解案件666件,成功调解127件,出具75份侵权判定咨询意见,完成1568件电商侵权案件,为行政执法侵权“判定难”和电商侵权“维权难”提供突破口。

“海外维权”护航企业出海

深圳外向型经济发达,2020年,深圳外贸出口达到1.7万亿元,连续28年居全国外贸城市首位。大量深圳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强势崛起,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海外知识产权纠纷。2020年,美国地方法院立案的我国专利诉讼案件中,深圳企业涉案186起,占全国75.6%,深圳企业海外维权形势异常严峻。

为护航企业出海开拓市场,深圳保护中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并在2020年4月8日正式获得批复,4月27日,深圳分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成为全国首批10家地方分中心,也是深圳首家公益性海外维权综合服务平台。

为提升企业海外维权意识,深圳保护中心开展一系列海外知识产权培训,累计培训近1000家企业;举办多期海外维权沙龙,聚集80余家企业探讨海外维权之道;出台实务指引,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研究分析报告13篇,提炼海外布局和海外维权实务要点,并面向公众发布推广。

深圳保护中心还主动对接迈瑞、科曼等防疫物资出口企业,编写呼吸机、额温枪等产业海外专利分析预警报告,为企业出海布局提供指引。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资助,2020年发放资助金额接近2.7亿元,惠及企业1.5万家,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相关工作激发了企业海外维权的热情,越来越多企业向深圳保护中心寻求帮助。至今,中心已成功监测17起337调查及41起美国地方法院诉讼案件,助力89家企业在海外维权中抢占应诉先机。中心组建超过100人的外部专家队伍,为36家涉案企业提供“一对一”纠纷应对指导,直接服务企业超70家。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深圳保护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披荆斩棘、勇于创新,始终站在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前沿,出色地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赋予的重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圳保护中心将强化与政府、企业、高校、服务机构的合作,奋力开创“大保护、快布局、深运用、全服务”的知识产权工作新范式,推动深圳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圳雄风在世界科技创新的竞技场上持续昂扬。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2020年4月27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在前海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科创型企业开展海外维权及纠纷应对培训。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深圳市召开2021年知识产权工作会 ...

  • 深圳市2020年知识产权白皮书(精 ...

  • 记贵州省铜仁市市场监管局驻村干部刘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 ...

  • 兰州百合已经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