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颁发4张验光配镜服务认证证书

2020-10-15 13:45:06 中国质量报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颁发4张验光配镜服务认证证书

科学规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截至目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已经颁发4张验光配镜服务认证证书。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眼镜验配行业存在两个痛点,一是在准入要求方面,行业准入门槛低、无须进行前置审批要求;二是政府监管重点关注眼镜产品的质量、验光配镜设备的计量,对验光配镜过程和服务质量关注度不够。同时,我国把眼镜产品定义为工业产品,英国、美国等国家将眼镜产品定义为医疗产品,所以,工业角度的“合格”不等于光学角度的“合适”。

在专业性方面,我国的眼镜验配行业还存在3个问题。一是验配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我国开设视光学专业的大专及其以上高校10余所,每年培养的视光学高级人才不足300人;职业技术学校约40家,输出人员不超过3000人;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培养,2-3个月速成,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严重缺失。深圳是主要眼镜生产聚集地,高级验光师仅有两名。据相关统计,我国每200万人中不足一名验光师。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验配眼镜行业”定义为一般的服务业,“验光”和“配镜人员”这两个职业与“物业管理、美容美发、浴池服务员”等职业一同被列为“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从事中介等社会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居民生活服务的人员”,这与验配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技能极为不匹配。职业定位未凸显专业性。二是验配设备存在简单、精度差等问题,精准验配得不到保证。三是技术流程、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存在验光、配镜技术流程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

鉴于此,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制定了验光配镜服务认证的技术规范,并在制定过程中走访深圳市知名企业门店、与行业专家互动沟通,制定了《验光配镜服务认证实施规则》,从技术、服务和管理要求方面,提出验光配镜的基本要求、服务要求和管理要求。

在基本要求方面,首先要有合法的资质,营业范围要涵盖验光、配镜服务。其次,对保障验光配镜服务能力资源的人员、设备和技术提出了高要求。

在人员方面,对人员的配备和能力要求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至少配备1名持有中级以上资格证书验光师,至少配备1名持有中级以上资格证书加工人员,检验人员应持有质检职业资格证书或进行过相关培训,同时要求配备设备管理人员,负责验配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验配设备方面,分别提出验光、加工、质检必须配置的仪器设备,同时对需经过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提出定期检定要求,保证验配仪器设备的精准度。

在技术方面,实施规则对影响验配质量关键环节验光、加工和质检,规定了流程、步骤和方法,确保验配技术的专业性、流程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此外,服务环境方面,除了设立客户活动区域,还需要设置验光区、加工区、检验区。从服务要求方面,除了接待沟通、还需要从验光、配镜、检验等方面规范、完善,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当然,还需要通过管理要求来持续确保提供可靠、专业的服务能力。

据介绍,验光配镜服务认证在通用的服务特性测评、服务管理审查的模式基础上,增加了顾客调查、产品抽样检验,以增强客户体验、满足验配要求。认证结果,以符合性结果来判定是否通过。

开展验光配镜服务认证围绕店铺制度管理、人员资质能力、设备配置及设备管理、产品质量保证方面,提升了验配企业的技术水平;从验配技术的专业化、流程规范化、编制指导书方面,规范了技术服务标准;多渠道的服务响应和服务改进,让客户感知专业的技术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相关链接

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数据,截至6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整体近视率比2019年年底平均增加11.7%。近视情况非常严峻。

2018年8月,国家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所谓近视防控,就是预防和控制。

从预防的手段看,包括教室光环境、满足人体工效学的科学坐姿、控制电子眼镜产品的使用,以及读写光线要求,还包括眼保健操、户外活动等。

从控制的角度,因为近视是不可逆的,目前眼科医院公认的3种方式即佩戴眼镜、外科手术以及阿托品眼液的使用。最常用的方式还是佩戴眼镜,精准的验光配镜从眼视光学角度提供科学的近视防控服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环节还属于关注盲区。(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丁莹采写)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喜旺:科技创新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计量所 ...

  • 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麻精药品 ...

  • 河南省锅检院平顶山分院运用信息化管 ...

  •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积极打造“水果黄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