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广西桂林等八地市联合发布 “双十一”消费提示

2022-11-09 16:38: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2年“双十一”即将到来,广西桂林、山东威海、江苏苏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山东泰安、湖南张家界、四川阿坝州8地市市场监管部门、消费维权组织联合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信息,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理性、科学消费观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一、理性下单购物,谨防消费陷阱

“双十一”是全国性的购物狂欢节,也是消费投诉的多发期。很多不良商家存在“先涨后降、低价不低”“虚假订单、伪造爆款”“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但由于取证困难、商家随意解释,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此提醒消费者,切勿迷信低价宣传,按实际需求列好购物清单,购买前提前了解价格走势,不要被绝对化广告宣传和明显低价误导;理性参与秒杀、打折、优惠券、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活动,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卖家信誉进行评估,通过正规平台下单,避免私人交易。

二、关注售后政策,留存购物凭证

消费者在购物时应仔细阅读退换货政策,了解所购产品是否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以及退货运费由谁承担等问题,收到货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要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相关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

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引导消费等功能,但过度的包装浪费能源资源、增加消费者负担,包装废弃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观念,自觉选择包装简单适度的商品,拒绝为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包装成本过高、选材用料不当等行为买单,帮助营造适度包装、合理定价、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四、保护个人信息,理性合法维权

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营销类垃圾短信呈现集中呈现的态势,使消费者烦不胜烦、备受其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面对经营者非法促销信息,消费者可保存证据拨打12345、12321等热线电话投诉、举报,共同抵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桂林市消费者协会)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五届进博会掠影

  • 充分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

  • 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质量为 ...

  • 中检上海携手得物App开展全方位鉴 ...

  • 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对超市开展现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