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实用干货!服药时间、吃药间隔、饮水量,一文读懂!

2022-07-05 09:49: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生病吃药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事,可是,您会吃药吗?下面就为大家解锁关于吃药的正确姿势。

吃药饮水有讲究

首先是用什么水来服药?日常我们吃药时,最好的选择是温开水,尽量避免用牛奶、茶水、果汁、咖啡等送服。

用水送服,水温也是有讲究的。大多数药物用温开水送服,水温判断以不烫手为准。个别药物最好用凉开水送服,比如说含酶的药物,维生素类和止咳糖浆类。

服用不同的药物,喝水量也不一样。一般的口服片剂,通常用水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吃药姿势有讲究

吃药讲究姿势是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副作用。有些药物因服药姿势不当会引起食管损伤。当躺着服用药片、药丸时,如果送服的水少,唾液分泌和吞咽能力均会下降,这样药物只有一半到达胃里,另一半会在食管中溶化或黏附在食管壁上,造成胃黏膜损伤。

最科学的服药姿势是站立,食道呈自然垂直状态。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1分钟,有利于药物下行滑到胃内,便于尽快吸收。一般病人服用药片,至少要饮用100毫升温开水,并保持站立姿势5分钟,以防止药物对食管造成损伤,并有助于药物充分发挥疗效。卧床病人最好采用坐式服药,并以60毫升温开水送服。

吃药时间有讲究

“空腹”“晨服”“饭前”“饭后”服药,你知道这些词代表的确切时间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空腹:指的是清晨空腹或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饭前:指的是饭前30-60分钟服用。

饭后:指的是饭后15-30分钟服用。

餐中(“随餐”或“餐时”):指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

晨服:指早上服用(早餐前或早餐后)。

睡前: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

吃药间隔有讲究

说明书上关于服药间隔,有“每天一次”“每天两次”“每天三次”“每几小时一次”等,这些又该如何理解呢?

每几小时一次:就是相隔几小时服用一次。

每日一次:是指每日的同一时间服用一次,比如每日清晨或晚上。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每日二次:是指每日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小时,比如丙卡特罗。

每日三次:是指每日早、午、晚各1次,相隔约8小时。如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1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内药物的血药浓度稳定,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的抗菌药物等。如果严格做到8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也应使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不过,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确实和就餐时间有关,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有关,这两类药应跟着三餐走,而不是隔8小时一次。

每日四次:是指相隔约6小时服一次,如7点,13点,18点,睡前。

用药常见误区

如果服药方式、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以下就是几种常见的误区:

1.随意更改药品服用方法

比如将胶囊里的药粉倒出来服用。由于大部分的胶囊属于缓释药物,在人的肠胃里慢慢释放,使药物作用持久。若倒出来吃,破坏了原药设计,将会影响药物疗效。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说明书正确服药,以确保药品疗效和用药安全。

2.对着瓶口喝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服用糖浆或合剂。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3.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麻烦。所以医师在给我们开处方的时候,或你去药店买药的时候,如果怀疑自己正在或即将服用的几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随意停药

一些患者在自我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症状减轻后就马上停止服药,不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控制感染,疗程不够可能会转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终身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情况下,不规律服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危及生命。

5.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6.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 徐静)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真假“探店”

  • 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用心

  • 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电梯 ...

  • 河南省桐柏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茶叶 ...

  • 山东省日照市钢铁产业加速向精品化、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