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随着“双十一”的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纷纷加大促销力度,吸引消费者购物,由于个别电商诚信缺失,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假冒伪劣、不按时发货等问题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安徽省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歙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此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科学消费。
一、摸清优惠“套路” 谨防被“忽悠”
“双11”期间,各家电商纷纷打出促销牌,秒杀、打折、红包、优惠券、预付定金直减等不停歇。然而,部分商家玩起“先涨后降”的套路,部分商家借表面促销让利实则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此外,部分商家的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
消费提醒: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对于“先涨后降”的消费套路,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此外,消费者一定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订金原则上可退。
二、社交拼购有风险 下单需谨慎
“双11”期间各家电商的拼团促销活动此起彼伏,也良莠不齐。拼团的价格往往低于一般销售价,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容易买到质量不符合预期的商品。而拼团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而临时组织的松散团体,拼团交易成功后就分散,售后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就难以再组织起来维权。此外,拼团购物需提前支付,成团后发货,容易出现发货不及时的情况。
消费提醒: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此外,消费者需谨防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多倍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仔细甄别,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三、电商专供有猫腻 小心被“套路”
“双11”期间,电商专供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价是实体店价的三分之一?这背后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双11”电商大促期间,品牌商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力军,然而被打上“电商专供”标签的品牌商品消费者需谨慎下单。
消费提醒: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实际上“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四、警惕发货陷阱 避开物流高峰
“双11”期间,一波又一波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给商家和物流带来压力。商家的发货能力有限,面对大量的订单压力,发货慢也将影响用户体验,部分打着“闪电发货”的商家也不能及时发货。
消费提醒:节日购物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而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
五、遇到纠纷侵权 勇于合法维权
“双11”电商大促期间,消费者容易遇到商家的价格欺诈、承诺不兑现、发货慢以及物流暴力等问题。遇到网络消费纠纷,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难的问题。
消费提醒:遇到消费纠纷理性维权。发票等购物凭证是消费者与商家发生消费纠纷后,依法维权的重要凭证,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留购物发票、小票等有效购物凭证。消费者如果产生网络交易消费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进行投诉,也可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诉。(来源:歙县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