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执法>>

销售化妆品被罚款百万!没做到这点,正品也不行

2021-08-11 22:15:2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对一家化妆品销售公司开出一张百万元的罚单,这是该局在新《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所办化妆品案件中最高的罚款金额。

image.png

据悉,今年4月,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举报,反映在淘宝某网店上购买的进口化妆品无中文标签,怀疑是假冒伪劣商品。该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展开外围调查,对当事人物流情况进行摸排后,锁定了目标仓库所在位置,随即开展突击检查。在化妆品仓库,现场发现300多种品牌、7000余款品种的各式化妆品,涵盖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欧莱雅、SK-II等多款知名进口及国产化妆品。经清点,仓库内存有40余箱无中文标签进口化妆品,货值30余万元。

为查明涉案进口化妆品的真伪性,该局邀请著名化妆企业对仓库内部分畅销品牌化妆品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均为正品。经进一步调查,当事人所经营的进口化妆品购进渠道有两种,一是从国内授权代理商处购进,其化妆品有中文标签;二是通过私人渠道购进的无中文标签进口化妆品。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真实、完整、准确。进口化妆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标签,也可以加贴中文标签;加贴中文标签的,中文标签内容应当与原标签内容一致”的规定,当事人的行为属于销售无中文标签进口化妆品。执法人员当场对涉案化妆品进行了查封。

因本案当事人销售无中文标签进口化妆品数量较大,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第五项的规定,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了没收无中文标签进口化妆品,并合计处罚100余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决定。

在此,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通过海淘等方式直接购买境外商品,虽能给个人生活带来便利,但这是建立在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有准确的认知前提之下,这类无中文标识的商品,大部分未经国内机构安全检验,消费者难以通过商品标注内容充分了解商品的成分、使用要求和副作用,贸然使用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网购进口化妆品时请注意甄别是否加贴中文标签。同时,经营者在购进进口化妆品时务必注意进货渠道,从正规代理商处购进,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责任。(来源:梁溪市场监督管理)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酒泉玉门:“铁人”故里唱响致富经

  • 礼县:千亩菊花齐绽放 百户花农喜增 ...

  • 甘肃省礼县市场监管局对全县药品零售 ...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充分利用自身区位 ...

  • 访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