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翻包搜食品、搞双重标准惹争议!中消协:支持对上海迪士尼的诉讼

2019-08-15 08:12:52 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因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且要翻包检查,上海迪士尼被一位法学专业学生告上法庭,该事件引发热议。对此,中消协表示:支持对上海迪士尼的诉讼。

该事件迅速引发热议,上海迪士尼对此回应称,外带食品与饮料的规定,与中国大部分主题乐园以及迪士尼在亚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如果游客自己携带食品或饮料,可以在乐园外的休息区域享用。

而记者了解到,美国和法国的3家迪士尼乐园并没有禁止消费者携带食物进园的规定;日本东京迪士尼的中文官网上,则没有完全禁止游客自带饮食。而上海迪士尼规定,不得携带食品、酒精饮料、及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入园。

中消协:支持对上海迪士尼的诉讼

对于此事,中消协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董祝礼接受采访时表示,“禁带外食”的规定其实并不新鲜。从过去曾引发广泛争议的饭店“禁止自带酒水”规定,迪士尼“禁带外食”的自定规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之一。

董祝礼认为,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可以从法律与诚信两个维度上判断。“法律只是底线,很多行为从法律角度上看可能并未明显违法,但是否符合诚实信用原则,是否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是经营者应当考虑的。”

对于消费者质疑上海迪士尼餐食定价偏高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董祝礼认为,企业经营者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但经营者的自主权是有条件的。“有两个维度需要考量。第一,定价和它的成本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有暴利成分?第二,自主定价是否影响到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陈剑认为,上海迪士尼作为中国内地唯一一家迪士尼乐园,利用其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对消费者进行了限制。“园区内餐饮是比较贵的,消费者应该有选择是否要在园区内部进行消费的权利。”陈剑认为,企业自主经营权不能建立在剥夺消费者权利、限制公众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经营者是基于自己的强势地位和单独的经营权考虑定价,还是剥夺消费者的一切剩余价值,这是自主经营权要有相应边界的问题。”

陈剑认为,上海迪士尼“搜包”,如果建立在维护经营者自身利益的角度上,则是有损消费者人身权益的行为。“如果该行为实质是为限制消费者自带食品,那这就是假借公众利益为由,对一己私利进行保护。”

董祝礼表示,经营者应把消费者的需求排在首位,树立这种价值观的企业发展才能长久。“这次的大学生对上海迪士尼提起诉讼,是消费者行使自己监督权的行为,既维护了个人利益,也维护了公众利益,对此我们是大力支持和提倡的。”

“消费者是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进步最强大的力量。”董祝礼说。

人民网四问上海迪士尼:翻包、“双标”,凭什么?!

针对迪士尼翻包、禁止自带食品一事,13日,人民网发文四问迪士尼:凭什么搞“双标”, 欧美带得亚洲就带不得?凭什么强制翻包,游客隐私权如何保障?禁带食物是为园区卫生?园区出售的饮食就没气味?谁来纠正迪士尼的“双标”行为?谁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文章中称,13日上午,人民网记者在上海迪士尼实地探访发现,游客被强制翻包检查的现象依然存在。

记者点击进入上海迪士尼官网上的“行前须知”,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禁止携带食品的说明提示。官网首页最下方乐园须知中确实有相关禁带食物的提示。在手机购票时,在页面的最后才看到相关提醒。

记者在距离安检约50米的售货亭背面,发现一块公示牌,绕过售货亭,能看到不能携带入园物品的具体规定。如果是迎面走来或者离开,很难注意到该公示牌。

入园第一道关卡是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每个安检台都配备了1至3名工作人员,游客依次将包包和物品放在检查台上接受检查。入园前,记者的包内放有一个面包,一块巧克力,半瓶矿泉水,工作人员单独将面包捡出,要求吃掉再行入园。

因随身携带了一大袋包括寿司、面包等食物,一家四口只能站在安检边上,狼吞虎咽吃掉尽可能多的食物。父亲一边吃一边叹息说,第一次来乐园,并不知道禁带食物的规定。刚在地铁口买的食物就这么扔掉,太浪费了。

“你们凭什么翻我包,这侵犯我个人隐私权。”因携带了好几袋面包无法进入下一个安检环节,一名游客表示强烈不满。工作人员只是机械回复:这是我们的规定,请配合。另一名同行游客拍摄下该画面,被工作人员盯住并反复强调侵犯了他的肖像权,要求游客打开拍摄画面,并删除相关内容。

游客张先生告诉记者:“我认为是对亚洲人的歧视,因为在欧美是不翻包的。”

针对消费者维权,有律师建议,由于经营者损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不仅仅是小王一个人,可由相关的消费者保护组织发起公益诉讼。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民网 中国消费者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