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快看!“网红”儿童防蚊衣实测,商家说添加了防蚊助剂.......

2019-07-09 08:08:26 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

一款网红驱蚊衣“火”了

这款防蚊T恤号称

“利用黑科技研发的防蚊T恤”

一件售价几十元

看似普通的防蚊短袖T恤真的能防蚊吗?

儿童长期穿用对身体有没有伤害?

有防蚊效果吗?

记者在淘宝店铺“吾喜欢的衣橱”看到,对这款防蚊衣的产品是这样描述:“这款产品是在做纱线的时候加入了驱蚊的助剂,浸泡之后再做成成品布……”但“驱蚊助剂”的具体成分是什么,含量多少,产品描述里并未标示。

对此,网店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不知情”,并非常肯定地称“产品经过质检,不会有问题”。

根据该款产品在网页上的文字描述,可以看出产品的防蚊功效主要依靠驱蚊助剂所发挥的防蚊作用。那么其驱蚊效果如何呢?

记者在评论页面看到,大部分买家对这件防蚊衣的设计和面料比较认同,只有极少数人对防蚊效果作出评价。并且从评论来看来,网友对其防蚊效果褒贬不一。

记者又在产品详情页查询到了该防蚊衣的质检报告。质检报告的出具机构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结论为“送检样品具有良好驱蚊效果,防蚊评级为B”。

随后,记者致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该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出具的这份报告只能说明送检样品的驱蚊效果,一般评级为B级则代表驱蚊效果比较好,但我们不对样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做保证。”

儿童穿用安全吗?

记者在几家知名电商搜索“防蚊衣”,发现名目繁多的成人防蚊衣产品还真不少,价格也从3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

记者再搜索“儿童防蚊衣”,则跳出很多“防晒防蚊”“防蚊裤”等儿童服装,而主打“儿童防蚊衣”的产品并不是很多。那么,这些儿童防蚊衣与成人防蚊衣有什么区别呢?

为此,记者在“吾喜欢的衣橱”同时购买了成人款防蚊衣和儿童款防蚊衣各一件进行比较,发现儿童款T恤的吊牌中“安全类别”一项为GB31701-2015B类生产标准。

为了弄清其他儿童防蚊衣产品情况,记者又查询了天猫平台南极人童装旗舰店售卖的儿童“南极人防蚊衫”,该商品售价为39.9元,参考身高从100CM到125CM不等。记者还从该产品的商品详情一栏看到,该款防蚊衣执行的标准是GB31701-2015A类生产标准,但未找到质检报告。

2015年5月26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 《规范》),其中要求:依据年龄不同,标准将儿童服装分为两类,适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的为婴幼儿纺织产品,适用于3岁以上、14岁及以下的儿童穿着的为儿童纺织产品。

《规范》按安全要求的不同,将儿童服装安全技术类别分为A、B、C三类,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且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规范》同时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还应加注“婴幼儿用品”。

然而,记者仔细查看在“吾喜欢的衣橱”购买的儿童款防蚊衣,未找到“婴幼儿用品”字样。该店铺销售的儿童款尺码分别为90-120四档,按照一般儿童身高标准,店铺销售的90、100这两个尺码的产品,一般适用于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穿着。

此外,该款服装执行的标准为FZ/T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标准。该项标准适用于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3岁(身高100cm)以上14岁以下儿童穿着的针织服装。很显然,该款防蚊衣的90尺码超“标”了。

3岁以下孩子慎穿

记者调查了解到,所谓“黑科技”防蚊衣并不是新近出现的。

早在几年前,防蚊功效就已经应用在户外服装的生产技术中。因市售一些防蚊产品含有“避蚊胺”,一些防蚊衣则宣称使用了天然有机化学物(氯菊酯)的人工合成防蚊助剂,在衣服中添加少量的氯菊酯驱赶蚊子。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人工合成防蚊助剂一般用在床上用品、户外活动装备中,也有的用在婴幼儿防蚊服装中。据介绍,目前,70%的防蚊是防蚊服装做到的最高标准,如果过高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一位不愿具名的防蚊布料企业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要谨慎购买儿童防蚊衣,尤其是给3岁以下的孩子购买更须谨慎。”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防蚊衣时,应当仔细考察产品出具的合格证上标识的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3岁以下孩子尽量选择安全评级为A类,且标注有“婴幼儿用品”字样的产品。

尤其提醒那些喜欢跟风、追求时髦的家长:防蚊衣的安全类别仅适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3岁以下的婴幼儿则应谨慎选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司宇萌 庞建新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