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信用>>

中国失信主体开始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

2019-04-17 14:52:11 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中国失信主体开始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王庆凯)中国国家信用信息中心16日发布的《2019年3月失信治理月度分析报告》显示,失信主体开始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中国信用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根据报告,3月份,中国重点领域失信问题及失信治理情况主要呈现四大特点:新增和整改退出失信黑名单月增量均呈上升趋势;失信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各地监管部门迅速查处3·15晚会曝光的失信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3月中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和整改退出失信黑名单月增量均呈上升趋势。在新增失信黑名单方面,3月失信自然人、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分别环比上升51.53%和27.34%。在退出失信黑名单方面,除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退出数量较上月环比下降6.85%之外,其他各类失信黑名单退出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海关失信企业退出数量月增量涨幅最为明显,环比上升257.69%。

与此同时,失信主体开始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从统计数据看,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主动修正和整改失信行为,经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有6055件;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有2384件。

官方表示,目前,中国“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假企业”“假出口”骗税猖獗势头有所扭转。针对“假企业”虚开发票和“假出口”骗取退税问题,2018年8月以来,中国警税关银等部门联手行动,打掉一批“双假”企业。

此外,通过大数据手段从互联网抓取有关信息显示,多地监管部门已针对3·15曝光失信问题迅速介入查处,部分涉事企业已公开道歉并承诺整改。

专家表示,中国信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相关职能部门上下联动,基本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强大合力,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建成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了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