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尹训银)“我通过百度搜索到一家卖狗的商铺,并通过微信给对方分两次转了900元钱,说好要买母狗,结果发来的却是公狗,商家要求我再加500元钱才能换,然而加了钱之后,商家却玩起了失踪。”近日,家住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何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山东记者站记者反映了自己的遭遇,希望商家尽快兑现承诺。
据何先生介绍,9月1日,他通过百度搜索到一家卖狗的店铺,和商家互加了微信,约定花900元钱购买一条雌性德国牧羊犬,并通过微信给商家转了300元,剩余的600元货到付款。9月3日,商家要求何先生付清剩余的600元,否则不发货。之后不久,商家称狗已经发到河南省郑州市了,但郑州市检疫站要求交600元检疫费,否则将狗扣留。于是,何先生通过微信转给了商家600元。
9月11日,何先生终于收到了牧羊犬,却发现是一条公狗。何先生联系商家。商家称如要换狗,需再交200元运费。何先生转账了200元。9月12日,商家要求何先生再交500元,至于是什么费用,商家并没有解释。
让何先生没有想到的是,转账500元后,商家把他的微信拉黑了,打电话也不接。何先生说,自己连商家是哪里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手机号码显示归属地是山东省济宁市。
记者反复拨打何先生提供的商家手机号码,一直无人接听。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云鹏认为,商家应诚信经营。消费者购物应到正规商店,或通过其他正规渠道。目前,微商是点对点交易,大多数尚未登记注册,很难查找经营者资料。
山东盖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斌表示,通过微信购物存在风险,虚假交易、货物以次充好等情况时有发生。上述纠纷中,消费者何先生收到的货物与其约定购买的不符,且商家多次以各种名目向何先生索要费用,有欺诈之嫌。另外,商家是否有出售犬只的资格以及所售犬是否经过检疫检验均无法查证。宋斌建议何先生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组织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