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社会>>

人工智能威胁个人隐私成隐忧

2018-03-03 14:01:05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昨日,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举办“AI让你更幸福”论坛。论坛上发布的人工智能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8成受访者担心人工智能会威胁自己的隐私,3成受访者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威胁。

过去一年,随着国家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四大平台公布、Alpha Go再次战胜人类棋手、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腾讯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等最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大事的发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科技热点。

该调查共计8000多名受访者,来自国内一二三线城市,覆盖16岁到60岁人群。调查显示,接近8成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会渗透到各行各业,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3成的受访者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威胁。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多数受访者愿意尝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人工智能的各个细分应用领域中,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是人们了解最多的领域,随后是自动驾驶、自动翻译。

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鲁白认为,数据隐私、数据权属是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据调查显示,有接近8成的受访者担心某些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会威胁自己的隐私。“举个例子,病人到医院就诊,相关的数据到底是属于谁的?是属于自己、医院、还是所有人?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一旦医院把病人数据当作私有财产进行商业化交易,就会带来麻烦。”鲁白认为,这类数据应该属于病人自己。为解决数据隐私和数据共享之间的关系,私人数据应有一个“密码”来控制开放与否,并决定给谁用、用来做什么、用完后如何处理等问题。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