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未来支点培训就是做游戏?学生退课要交违约金

2016-04-21 15:02:47 信网

信网4月21日讯 2015年6月,青西新区的20多名同学经人介绍,分期交纳7400元费用来到青岛未来支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未来支点)参加职业体验。然而,学习几周后,李同学觉得被骗了。“所谓的培训只是做一些诸如抢车位之类的小游戏,未来支点课程与高昂的学费不符。”她告诉信网(0532-80889431),学生们要求退学费却遭到威胁,不仅钱没要回来,还被他们追讨违约金以及滞纳金。

稀里糊涂通过未来支点办了分期付款

未来支点办公区域

2015年6月,经同学介绍,青西新区的李同学来到长江中路的城市桂冠2307房间进行性格分析测试,这里是未来支点的办公地点。

“期间未来支点的员工陈龙在测试中不断诱导我交学费进行培训。他宣扬可以培养职场技能,还不让我询问父母的意见。”李同学说,最后她交了400元职场体验报名费,并签订了未来支点会员协议书。

信网从李同学提供的协议书中看到,未来支点提供的内容很笼统,仅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职业体验”以及所需场地师资力量等。

而学生除去已经交纳的400元,她还需要再交纳7000元职业体验费用,未来支点通过第三方分期机构趣分期商城办理了12期分期,“当时让我带着身份证,拍了半身照,还出示了学信网的学籍信息。”李同学说,当时她并不了解趣分期商城,“当时什么也不懂,未来支点以各种对我有好处为由,忽悠着签了合同。”

信网从李同学的趣分期合同中看到,趣分期共分12期,总额为6843.24元,每期570.27元,服务费156.76元,总计7000元,每月6日是还款日期。

据李同学介绍,办完手续后,她等了3个月才参加了未来支点的培训,“所谓的培训,只是让学生做一些诸如抢车位之类的小游戏,我觉得在这里没有任何学习价值。”2015年9月,感觉受骗的她向未来支点提出退学退款,但遭到拒绝。“未来支点不但不给我退钱,还威胁我不让我闹腾,不然就要整我。”李同学告诉信网,她总共上了两三次课,交了5期的费用。在与未来支点交涉退课退款之后,未来支点告诉她不用去了。“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交分期款。”

学生退课还要补交违约金

学生交纳400元定金

李同学告诉信网,2016年4月,两名社会人员自称受趣分期委托,突然到学校找她,要求她还钱,否则所欠的利息会越来越多,当时她吓坏了,本就已经不打算继续培训的李同学只能联系未来支点的客服负责人李彩虹,并且与其约定办理退课手续。

2016年4月,李同学到青未来支点办理退课手续,这时,李彩虹告诉她退课要签协议,并且还要交违约金和滞纳金的50%才能退课, “我之前交了5期,共2851.35元,他们算了算,我不但拿不到退款,还要再交876.25元违约金,才能解除与未来支点的协议。”

李同学称,不止违约金,她还要向未来支点交纳滞纳金,“滞纳金的计算方式是李彩虹自己算的,为3750.17元。”李同学说,这个钱是如何算出来的,她并不清楚。“我觉得不合理,滞纳金我没交。”

在交完876.25元违约金后,未来支点与她签了一张退款协议书,协议书中显示,李同学交纳违约金后,与未来支点没有任何关系。第三方机构趣分期的合同解除事宜,后期产生的还款事宜,需要李同学自行承担。

就这样,李同学与未来支点的协议终止,但是与趣分期的合作还在继续,每月的滞纳金和利息不断增加。李同学认为,她已经与未来支点解除协议,与趣分期的协议就应该解除。“现在滞纳金和利息仍然在增加,我感觉掉进了未来支点的陷阱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同学告诉信网,包括山东科技大学的学生在内,共有22名同学与她的情况差不多,山东科技大学的张同学也告诉信网,未来支点的课程没有价值,就提出退课要求。“当时上课培训人员就领着大家玩游戏和分享经验,课程内容与高昂的学费根本不相符。”张同学说。

未来支点是否具备培训资质?

2016年4月,张同学与其他人再次来到未来支点办理退课,但遭到员工陈龙以及项目总监闫莉霞的拒绝。“他们态度非常恶劣,一直将责任推到我们身上,不给办理退课。”

信网从学生提供的录音中听到,陈龙当场辱骂威胁学生,称“再敢提合同的事,就弄死你们”。

“未来支点不仅辱骂威胁学生,还动手打学生,闫莉霞让学生不准在公司闹事,还说上边有人,不要拿鸡蛋碰石头。”

根据同学们反映,信网和这些学生来到位于长江中路的城市桂冠2307房间的未来支点。李彩虹得知学生前来退课,便让学生逐一到办公室谈,当信网询问能否一起进去时,被李彩虹断然拒绝,称“公司有制度,外人不能随便进出。”

一名同学告诉信网,在办公室内未来支点计算了出了近1931元的高昂违约金,并再次告诉同学违约金的金额可以商量,但退课不可能。

从未来支点出来后,因其为教育咨询类公司,信网与学生一起到黄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投诉,并填写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投诉登记表。

至于未来支点是否违法,学生们该如何处理此事,以及未来支点是否具备培训资质等问题,信网将随着事情的进展继续追踪。

信媒体记者 杜杲燃 见习记者 仇吉琛

应学生要求李同学为化名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