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上海市售一次性塑料杯多为“软骨头”

2016-03-16 18:30:03 青年报

    市售一次性塑料杯多为“软骨头”

    市质监局突查超六成有问题 封存13万只“徽隆塑胶”杯

    青年报记者 罗水元

   你知道吗,日常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必须能“顶住”3公斤重物才算合格。昨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总队四支队突击检查发现,6个一次性塑料杯里,竟有4个“顶”不住。顺藤摸瓜后,执法人员已在上海徽隆塑胶有限公司封存了13万只一次性塑料杯,并将根据检验结果作进一步处理。

    青年报记者 罗水元

    合格塑料杯要顶住3公斤重物

   因质地轻巧,使用方便,近年来,一次性塑料杯备受市民欢迎。但值得市民注意是,一次性塑料杯在带来方便时,也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甚至酿造安全事故:如果其材质不合格,塑料中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就会稀释到杯内水中,影响饮用者身体健康;如果一次性塑料杯是“软骨头”,在盛装食物或用手握紧时容易变形,致使高温食物溢出,可能烫伤消费者。

   市场上的一次性塑料杯质量怎么样呢?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总队四支队就来到了宜川路新村路路口的某大型连锁超市突击检查。在现场,执法人员随机从超市货架上拿出六种品牌6个不同型号一次性塑料杯后,就近倒扣(杯口朝下,杯底朝上)在旁边冷鲜柜水平玻璃柜面上,随后将一个3公斤重的砝码一一轻轻平放在杯子上面。

   令现场围观顾客瞪大眼睛的是,即使检测人员尽可能小心地轻放砝码,但是,6个一次性塑料杯中,除了可爱可沸腾杯和坚尔美条纹杯能在砝码下“坚挺”外,其他4个(金海湾多用饮料杯、Ho-good增厚塑料杯、坚尔美250ml塑杯以及坚尔美350ml塑杯),都是在砝码一放到杯子上面,就“啪啪”着应声而下,其速度之快,快到检测人员捧着砝码的双手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松开。

   而4个“软骨头”塑料杯中,还不乏自称属“加强版”的塑料杯。如一款由上海云易来实业有限公司经销的Ho-good牌“增厚塑料杯”,就在产品说明中称“增厚设计,方便手持不易倒不易变形,全新材料更安全更卫生”,另一款由上海徽隆塑胶有限公司制造的“金海湾牌多用饮料杯,包装上也标称“设计精良杯底加大摆放稳重”。

    杯口下5毫米才是标注容量

   进行该项实验的上海市质监局执法总队四支队郑文婷介绍,负重性能属于这类产品使用性能的关键指标,根据国家标准(通用技术标准为GB18006.1)对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的规定,一次性塑料杯在承重3kg时,其高度变化率在1分钟内必须小于5%,即杯子高度的变化不能超过杯子本身高度的5%,否则就涉嫌不合格。

   在超市现场,执法人员除了发现4个一次性塑料杯“不抗压”外,还发现了一部分标识也存在问题的产品。如Ho-good增厚塑料杯的包装上只标注了卫生标准和生产许可,却没有标注通用技术标准GB18006.1。“GB18006.1代表了这个杯子能够达到的物理性能,除了负重以外,还有耐高温、跌落破碎的要求等。一般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都必须达到或者超过国标。”执法人员说。

   执法人员也透露,他们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一次性塑料杯产品不能够达到其所标注的容量,“在杯子内加水,看水位离杯口溢出面往下5毫米的容量,如果这个容量是包装上标注的,那就与包装所标识的容量相匹配。但很多生产厂商为了节约原料,将水位与杯子溢出面持平的容量算为标识容量。在技术要求上,后者实为达不到标注的容量,是不合格产品。”执法人员说,将带部分抽检样品回去进行进一步调查认定。

    购买时要查厚薄、杂质与异味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执法人员当场就地封存了几推车涉嫌不合格的产品。

   不过,执法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昨天下午,他们又顺腾摸瓜,来到了生产源头——上海徽隆塑胶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成品仓库内,堆放着大量已装箱的一次性塑料杯产品。执法人员随机抽检了部分库存产品,同行的上海市质检院专家现场进行砝码试验,发现部分产品无法承受3kg砝码的压力,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经现场初步清点,涉嫌不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杯涉及四个型号,共计13万只。质监部门将根据检验结果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有关专家认为,一次性杯子进行负重检查时“不抗压”,可能与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擅自降低塑料杯克重和壁厚有关。因此,专家建议,在购买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产品时,除了查看相关的标签、QS标识等之外,还要注意观察外观是否光滑平整,厚薄是否均匀,有无杂质,是否有异味——这些,都可以通过将餐饮具对着光看来判断,如果有不均匀灰黑色灰尘颗粒就不要购买。

   同时,在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使用中,也要注意不要将食物放置其中加热,不盛放温度太高的食物,也不要在这类餐饮具中长期存放食物;未标注能在微波炉里加热的餐饮具不能使用微波炉加热。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