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赤峰神农合作社:订购秧苗带病,损失谁来赔?

2016-03-01 14:56:34 北方新报

    第二批秧苗已经结出了瓜

    文·摄影/本报记者 汤 军

   在赤峰市松山区和元宝山区,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赤峰市松山区神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神农合作社)是从事有机粮食、蔬菜生产的一个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神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国家的帮扶下,自筹一部分资金,在夏家店乡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温室大棚生产基地。基地建成后,合作社与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和润农业)签订了4万株香瓜育秧合同。秧苗培育出来后,农民发现首批秧苗大范围出现了疑似“黑根病”的情况,而且栽种后出现枯黄甚至死亡。本想在春节前后香瓜上市挣钱的,可是带病秧苗让农民损失惨重。合作社农民曾多次找对方协商未果。那么,订购的秧苗带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订购的秧苗黑根枯死

    【反映】

    订购的秧苗黑根枯死

   2月21日上午,家住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山水坡村的神农合作社社员解广树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2015年10月,我代表合作社与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两批香瓜秧苗的育苗合同,其中第一份合同预定的2.5万棵秧苗于2015年12月8日交给我们。秧苗拿回去后,我们发现有很多根部发黑,于是12月11日找到和润农业,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没事’,补种秧苗就可以了。为此,和润农业免费给补了1200棵秧苗。补种以后,还是出现大面积秧苗黑根枯死和生长不好的情况,我们又找到和润农业,他们先后派了3名技术员到我们大棚查看,结论是秧苗患了‘黑根病’,种了也不能结出好的香瓜。年前我们又到和润农业公司理论,他们答应协商解决。年后,秧苗生长的情况越来越不好,我们又找到这个公司。”解广树说,由于已经错过了香瓜的生长和上市期,合作社的损失惨重。社员们本指望在春节期间卖香瓜能赚点钱,没想到大家辛辛苦苦贷款建成的大棚和付出的辛苦,都被和润农业有病的秧苗给坑了,现在连还贷款利息的钱都没有了。

    患上“黑根病”?

    【调查】

    患上“黑根病”?

   2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神农合作社位于山水坡村的温室大棚生产基地。这是一个占地约100余亩,投资600余万元的现代化温室大棚生产场区,拥有17个自动温控大棚和20多名生产技术人员。解广树和合作社技术人员带着记者进入了1至8号大棚查看,虽然当时室外的温度大概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可是一进入大棚就明显地感到温暖湿润,棚内监控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26摄氏度。解广树告诉记者,这些大棚都是采用墙体加厚加保温板和双膜保温技术,保温效果非常好,保温被是通过电脑控制,自动根据阳光和室内外温度进行收放的,就是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出现的极寒天气的时候,大棚内温度都在20摄氏度以上。

   解广树指着大棚内的香瓜秧苗告诉记者,现在的秧苗已经有一大半患上了“黑根病”。在8个大棚里,记者看到都有枯死的秧苗,而且有的垄沟都出现了全部枯死的情况,即便是没有枯死的秧苗,生长情况也不好,种植了2个多月,秧苗才长了50厘米左右,很多叶片萎蔫、干枯。解广树随手从地里拔起一些瓜秧给记者看,秧苗用嫁接夹夹住的根部,已经发黑萎缩。解广树说:“我们发现秧苗得病以后,就找到和润农业,他们派来技术员告诉我,秧苗得了‘黑根病’,秧苗得上这病就没好,很多都会死,就算是没死,也不会像正常秧苗一样生长,结出来的香瓜不但小,还发苦,不能吃。”

    采访时间:2月21~23日

    采访地点:赤峰市松山区、元宝山区

   采访对象:赤峰市松山区神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元宝山区农业局工作人员

    采访内容:农业企业出售带病秧苗给农户造成损失

    【语录】

   社员们本指望开春能赚点钱,没想到辛辛苦苦贷款建成的大棚和付出的辛苦劳动,都被和润农业有病的秧苗给坑了,现在连还贷款利息的钱都没有了。

    ——合作社社员解广树

   我了解了一下,他们是去年10月份种的秧苗,正赶上12月份的极寒天气,秧苗出现病害,与极寒天气有关。

    ——和润农业负责人

   你们写一个书面的举报材料,因为事情涉及到跨旗县,元宝山区农牧业局要根据举报材料进行调查,等调查结果出来以后,给神农合作社一个说法。

    ——元宝山区农牧业局分管副局长宋元志

    患了“黑根病”的秧苗

    “命运”相反的两批秧苗

    【现状】

    “命运”相反的两批秧苗

   从1至8号大棚出来以后,解广树又领着记者来到另外几个大棚。进入大棚里,记者看到了与前几个大棚完全不一样的情况。这里的香瓜秧苗长得非常好,有的高度在1米左右,有的秧苗上已经开花甚至结出了瓜,长势非常喜人。解广树说:“这些香瓜秧苗是我们在和润农业订的第二批1.5万株,比刚才看的第一批晚种了20多天,由于没有患上‘黑根病’秧苗90%都成活,而且长得非常好,估计这种长势,每个大棚能产8000~10000斤的香瓜,如果按照现在每斤12~13元的收购价,每个大棚的产值能够在10万元以上。”

   “我们温室大棚生产基地是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合作社社员们都指望着大棚能在春节和开春种香瓜赚点钱,也好还建大棚的贷款利息,可是没想到,遇到了‘黑根病’,2.5万株秧苗和我们付出的劳动都泡汤了,我们的损失谁来给赔偿?”解广树说。

   同样的大棚,相同的土质条件,同样经历过极寒天气,相同的技术指导,只是不同的批次,先挂秧苗就遭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事让社员们怎么也想不通。

    多次协商无果

    【态度】

    多次协商无果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神农合作社发现秧苗患上了“黑根病”以后,多次找到和润农业,想商量解决的办法,可是和润农业工作人员以领导不在为由推脱,不给及时解决。1月份的时候,他们又去找和润农业,还是没有见到相关负责人,只是和一位姓常的副总经理通了电话,还是没有结果。

   “农作物是有生长周期的,去年12月8日种下的时候就发现了‘黑根病’,和润农业作为元宝山区知名的龙头农业高科技企业,应该积极的帮助我们想办法,如果不能根治,我们还可以改种别的品种,可以把我们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可是他们一拖再拖,2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现在改种什么都来不及了,损失太惨重了!”解广树说。

   2月22日,解广树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和润农业约我们上午过去协商,如果你有时间,想请记者帮我们做一个见证。”上午记者与神农合作社4位社员一起,来到了和润农业,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来到这里不但没有见到约他们过来的和润农业相关负责人,连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都没有。解广树给约他们过来的公司负责人打电话询问,被告知领导都下乡了,让他们等一会儿,可是他们在和润农业又等了2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人见到任何人。无奈解广树再次打电话追问,对方告诉他,不会来了,下乡去了,让他们先想一个解决的方案,接着等也行。一位合作社社员非常气愤地接过解广树的电话,和电话那边自称是和润农业种苗预定主管的庞叶利说:“这批香瓜如果是正常上市,产值至少在100万元以上,现在因为你们出售有病的秧苗,造成我们基本绝收的损失,我们要求和润农业给我们合作社50万元赔偿损失。”

    极寒天气惹的祸?

    【回应】

    极寒天气惹的祸?

   2月23日中午,记者通过电话与和润农业负责育秧销售的一位姓常的副总经理取得了联系,提出就和润农业是否存在出售患有“黑根病”的香瓜秧苗给神农合作社一事,对和润农业相关负责人和曾经到神农合作社温室大棚生产基地进行病情勘察的技术人员进行采访。

   这位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神农合作社)在和润农业育种的秧苗,公司每棵只赚2~3角钱,他们提出赔偿50万元,和润农业不能接受,如果有纠纷,可以申请鉴定和起诉。我了解了一下,他们是去年10月份种的秧苗,正赶上12月份的极寒天气,秧苗出现病害,与极寒天气有关。至于能不能采访有关技术人员,这要看他们有没有安排下乡讲课进行技术指导,如果安排了下乡,就不能不去,我可以了解一下,一会儿给你答复。”可是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这位副总经理也没有给记者能否接受采访的答复。

    主管部门介入调查

    【处理】

    主管部门介入调查

   和润农业出售带“黑根病”的秧苗给农民,这让数十位合作社的农民非常气愤,22日下午就有几位社员代表前往元宝山区农牧业局反映情况,对和润农业涉嫌坑农害农进行举报,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一位元宝山区农牧业局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在接待反映情况的社员们时说:“这件事你们可以去松山区农牧业局举报,因为你们属于松山区的,松山区农牧业局应该派人下去进行调查。”

   社员们又找到了元宝山区农牧业局分管副局长宋元志,这位副局长当即要求社员们:“你们写一个书面的举报材料,因为事情涉及到跨旗县,元宝山区农牧业局要根据举报材料进行调查,等调查结果出来以后,给神农合作社一个说法。”

   2月23日,神农合作社正式向宋元志副局长留下的举报电子邮箱提交了举报信,社员们焦急地等待着元宝山区农牧业局对这件事的调查处理结果。

   截至记者发稿时,和润农业仍然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与神农合作社取得联系,也没有再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病情诊断和技术指导。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