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互联网”,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平山县政府先后投入300余万建立了学校食堂“明厨亮灶+互联网”指挥平台,监管部门一部手机实现了学校食堂食品追溯体系、风险量化等级管理和冷链食品监管等大数据监管。
一、努力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互联网”是2020年度省、市市场监管局重点任务之一。对此,平山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2020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之一,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责成主管县长亲自督办。县市场监管局会同县教育局主动对接第三方通信公司,多次就智慧监管平台进行调研、论证。截至12月1日,全县143家学校(含幼儿园)食堂、33家大型餐饮接待单位和2家医院、4家养老机构食堂全部接入平山县“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三合一,搭建起“线上+线下”监管双渠道,构建了“校园+监管+社会”多方共治的监管格局。
二、有效提升监管工作效率
平山县学校食堂分布在县域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监管任务较重,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随着“明厨亮灶+互联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端登录企业端,录入上传证照信息、制度规范和索证索票、晨午检、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等信息,做到随时上传或随时下载打印。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监管端可远程对企业录入信息实时监控,适时查验入网企业索证索票追溯机制以及各操作环节是否规范等,在线填写推送《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责令改正通知书》等文书,第一时间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对涉及违法行为的,通过在线视频截图等功能,历史回放(云端自动存放7天),实现证据锁定。
三、初步实现社会共治
社会公众或学生家长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适时对学校食堂的食品采购、清洗、切配、烹饪、留样等,直接参与监督。参与陪餐的学生家长对当天饭菜进行评价打分,通过留言板块,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推进校园食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通过监控摄像头接受社会全过程也倒逼学校食堂经营者严格落实餐饮操作规范,从多维度保障学生饮食安全,辖区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持续不断优化,学生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四、科学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学校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人物同防原则,开发出学校食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数据监管模块,要求县域内冷链经营单位,及时将购货备案、索证索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信息,通过企业端,第一时间上传至“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监管人员统一汇总后,第一时间向政府报送、向各部门推送,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性,确保了信息传递时效,压缩了各部门反应时间,节约了各环节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来源:石家庄市场监管微信)
(责任编辑:李素)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