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创米小白智慧门H1荣获ZOL年度产品推荐奖,开启全屋智能新入口

2021-12-23 15:02: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中关村在线“2021年度推荐产品”榜单揭晓。凭借一体化集成、24小时供电技术的实现以及全屋智能互联的创新突破,创米小白智慧门H1(以下简称“小白智慧门”)荣耀登榜。

自我超越,从超级爆品到超级新物种

小白智慧门诞生于2020年,此后一年多频获嘉奖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创米科技对产品的打磨,以及对智能家居市场走向的准确预判。

2014年成立之初,创米科技便找准自身立基点,在聚焦智能行业的同时,不做大而全,专注于“居家安全”这一定位。七年来始终坚持“单品爆品-场景叠加-全屋智能”的稳健发展战略。2016年开始,陆续成功打造了家用型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铃、智能猫眼等一系列爆品,保持每年30-40%的增长。到2019年已经完整构建了入户安全、看护安全、用电安全和数据安全四大产品线的体系,达成了在既定物理安全1.0阶段性里程碑。

在追求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创米也开始积极布局环境安全2.0、系统安全3.0的长期规划并以“小白慧家新零售”线下体验馆为载体启动进军全屋智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创米也基于过往一系列爆品打造的成功经验,强势推出了小白智慧门这一全新形态的AIoT产品,成功实现了从“超级爆品”到“超级新物种”的升级。“能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能不能创造更大的用户价值”,以及“能否彻底解决市面上智能门存在的电池更换麻烦、升级迭代差、难以联动扩展的问题”,成为创米研发小白智慧门的两大思考点。历经485天打磨,2020年7月,创米终于推出小白智慧门这一“全面解决方案式的产品”。

这款集28项产品专利于一身的智慧门,实现了入户系统及可视系统的融合,解决了目前这一品类广泛存在的供电问题,并以一体化集成,24小时供电的方式,把门变成了一个提供“安全感、便利性、智能化”的“高科技电器”。

同时,它还支持设定各种智能联动方案,能够实现与电视、窗帘、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摄像头、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形成整套智能家居系统,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生活。

截止到2021年6月底,小白智慧门已售出2万多樘,销售额近1个亿。

5G加速,创米开启全链路联动时代

随着5G商业化落地加速、AI+IoT 时代的全面开启,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智能家居行业,正强势吸引互联网、地产、装修、家居等各阵营的全线入局。2020疫情下“宅经济”的爆发,大量需求可落实智能家居的AI产品。能率先实现产研并同步配备AIoT系统的品牌,将占据极大获胜优势。

以门为抓手,创米较早实现了全屋智能的场景化联动,且成功开拓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线下门店进军之路。

作为创米小白品牌旗下全屋智能新零售服务体系小白慧家,在小白智慧门推出同时,即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试点招商和体验馆建设,目标3-5年内完成200家面积超过100平米的旗舰店、1000家面积在40-100平米的专卖店和1000家40平米左右的授权店。

因为小白智慧门,小白慧家全屋智能体验店的落地有了强劲的助推器。小白慧家打造出了满足大众想象的沉浸式空间,消费者不只可以在线上购买单品,还可以到线下体验智慧门带来的全屋联动,真正触达“看得见的全屋智能”感知。

截至2021年6月,小白慧家已经完成30家门店的落地,覆盖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地,已达成签约并正在开设中的门店达100家。

深度突围,跨界融合中打通万亿市场

小白慧家线下门店的逐地落实,是创米的市场进军之举;成功跨界合作,则是创米打通万亿市场的突围之作。

Statista的数据显示,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在2020年已达到4355亿元,预计2025年就将突破8000亿元;天风证券的数据显示,国内家居家装市场零售额在2021年就将超过4万亿元。两个万亿市场当前,全屋智能 X 定制家居,成为创米深度突围的首选战略。

今年6月,创米科技与尚品宅配达成战略合作,将智能场景植入到家居家装场景中,成功打通了智能家居与整装定制两个万亿市场。

依托尚品宅配2400+门店的渠道优势和新居网强大的O2O流量推动力,创米科技将从产业、技术、产品三个维度赋能全屋家装行业,将全屋智能从创新单品、爆款单品、小场景方案到一体化解决方案嵌入尚品宅配的BIM整装建设战略,推动整装全程数字化,空间交互智能化。

目前,创米科技的智能单品和全屋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已成功置于部分尚品宅配门店中,之后将陆续在全国门店落地。在定制家居层面,大众就能以更便捷的形式体验全屋智能,享受看得见的舒心家。

着眼未来,创米科技将持续提升AIoT的物联技术,完善产品、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实施。同时也将深度与业界伙伴的合作,推动尚不可感的未来理想家,更快成为“看得见的现实舒心家”。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圆梦冬奥、同享未来”第八届全国大 ...

  • 《岁朝图》——中国文人的年画

  • 山西晋中:工人在检测汽车

  • ​玛莎拉蒂Levante 锋芒版

  • 新汽车“三包”规定2022年1月1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