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于2021年12月2日至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海南省中医院承办,大会主题为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建中国医学新范式。
第九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于2021年12月3日在海口召开
2021年12月3日上午8点30分,大会拉开帷幕。开幕式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王伟和吕文良共同主持。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王伟主持开幕式
大会以视频形式重温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学会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团结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播放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视频
大会主席陈香美院士致开幕词,回顾学会一年来认真研判新形势、新任务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团结广大会员履职尽责,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为2022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间,陈院士还重点报告了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筹办情况,专门编制《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 启航中国医学新征程》纪念学会成立40周年画册,记录中西医结合人奋斗的足迹,见证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辉煌,致敬所有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同时,就中西医结合医学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诊疗模式、推广模式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统一中西医结合的理论认识,加强基于“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重点内容的建设,规范标准中医证型,完善中西医结合基础、临床研究方法及完善中西医结合评价体系等对策及建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陈香美会长致开幕词
2021年度“步长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在大会上隆重颁发,总计获奖项目41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7项,科普奖4项。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分别是中西医结合防治脓毒症肺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从毒论治”痛风及其重要并发症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眼表疾病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及创新诊疗策略研究、 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与转化应用、解郁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基于病证结合的气血相关理论创新研究与应用。一系列长期深入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特色,源于中医和西医,却又高于中医和西医,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学、规范和与时俱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吕文良主持颁奖仪式
颁发“2021年度步长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院士圆桌论坛环节,围绕“推进多学科交叉多知识融合,创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范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从数学算法、物理、化学、哲学、人类发展及中医学等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
大会设立主会场、临床医学专场、药学专场及骨伤、肝病、脑心同治、消化内镜、血液病、临床药理与毒理、教育等7个分会场,共有181个专题报告,分别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合诊治与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内容横跨基础、临床、药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就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前沿技术、不同专科领域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展开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大会共收到投稿论文669篇,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优秀壁报168份。同时在海口现场举办中西医结合展览,从多个专业领域开展学术活动。
在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和2021年度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202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2022年学术活动及继续教育项目计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