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社科院报告指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

2016-08-29 15:01: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 丁栋)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作为峰会的议题之一,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备受瞩目。中国研究机构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不断完善经济收入与社会发展的制度结构和空间结构,从制度设计和空间优化两个方面来减少不平等,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

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首批成果发布会28日在北京举行。该系列报告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等17项目标,客观评估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未来需要做出的努力,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政策参考。

报告提出,在发展理念上,中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整体和全局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在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上进行积极政策干预和引导,提高不同人群之间在经济收入上的平等程度,大力推广和发展教育,确保人人都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4.0%;基本上消灭了青壮年文盲,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的教育与发展机会,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报告显示,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上,中国重点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的新机制,不断舒缓和解决不同社会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平等的现象,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在精准扶贫以及收入分配的顶层设计过程中,中国重视依靠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来消灭贫困、减少不平等,这一模式可以给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据报告引用对中国家庭进行追踪调查的微观家庭调查数据,2012年,中国收入最低到最高的五档家庭对应的家庭平均收入分别为3400元(人民币,下同)、15700元、30200元、49500元和110200元,2014年分别为4500元、19100元、35200元、56000元和117600元,增长率分别为32.8%、22%、16.4%、13.1%和6.6%。

报告还显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着力减少文化生态与卫生消费方面的不平等,通过公共资源均等化等具体的举措,缩小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在内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异,努力向公共资源地区配置的均等化目标迈进。(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