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经济观察:1.6万亿“大礼”能否解救东北经济?

2016-08-25 14:52: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李晓喻)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公布三个月后,中国官方为东北地区送出价值不菲的“大礼”。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2日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今后拟在东北开工的127个重大项目,涉及交通(含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轨道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将达1.6万亿元人民币。官方称,这些项目对振兴东北有“全局性重要影响”。

此外,《方案》还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大核心任务部署了137项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在东北地区改组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开展“中国制造 2025”城市试点示范,组织实施东北振兴重大创新工程等。

对遭遇重重挑战的“共和国长子”而言,这两大举措一个是“强心针”,一个是“中药”。

眼下东北地区经济形势始现向好势头,但下行压力仍然不小。除吉林省外,黑龙江、辽宁两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均低于全国,辽宁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

在此情况下,加大投资力度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官方此番决定上马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近可刺激需求,创造新的增长点,远可弥补长期以来的短板和“欠账”,改善投资兴业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将有助于擦亮“锈带”地区经济。

不过,要真正使东北地区摆脱困境,实现高层设定的“到2020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再用10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目标,治“内伤”比打“强心针”更重要。

东北地区有两大痼疾。一是“营养不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高度依赖资源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所有制结构单一,央企、国企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力量弱小。二是“失血过多”,人才外流严重,人力资源匮乏,人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些沉疴非投资“输血”所能去除,唯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造血”机制,才能根治。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要让东北经济走上正轨,必须“先破后立”,在谨慎稳妥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加快“破”的速度,切实推进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同时痛下决心推动结构调整升级,使东北经济获得长远发展动力。

此次《方案》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列为四大核心任务之首,提出要加快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官方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发展问题的决心于此可见一斑。

这只是个开始。国家发改委称,下一步将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的措施,支持东北地区“通过改革开放重振雄风”。若一系列“大手笔”落实到位,东北地区重新恢复活力可期。(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