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口岸贸易>>

通关便利化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

2016-08-18 15:32:28 中国经济网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是跨区域通关,实现异地报关,甚至实现单子可以分割,使得企业的报关手续更加便利

■本报记者 傅苏颖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促进外贸增长政策落实情况汇报,推动进出口企稳回升。会议指出,下一步要尽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措施,按照便利通关要求,规范和统一不同关区、口岸业务标准,简化查验手续。

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5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五个方面14条政策措施支持外贸发展。此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是对上次会议提出的政策的再次强调和加强落实,体现出对外贸稳增长的重视。

对于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措施,霍建国认为,未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第三批自贸区可能会继续推出,并且会兼顾到中西部;另一种可能是以上海自贸区为主,其成熟的可复制的经验可以在其它地区推广。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的贸易便利化和通关措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此次会议再次强调将上海自贸区的通关便利化的措施尽快在全国推广。

中国海关正加快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举措向全国推广。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此前介绍,去年上半年,海关总署发布了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14项创新制度,形成了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的制度新经验。据海关调研统计,目前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措施已向全国推广,推广率达到92.9%。

在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部署的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六项政策措施中,排首位的便是“大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推动全国一体化通关,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在沿海各口岸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

在上述制度创新中,邹志武表示,有许多成效显著,比如“先进区、后报关”制度使得企业通关时间普遍减少1-2天。

另一项“区内自行运输”制度,邹志武指出,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约30万元成本;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亦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最高一年可为企业节省150万元左右,通关时间普遍减少了2个小时。

霍建国表示,目前要解决的是跨区域通关,实现异地报关,甚至实现单子可以分割,使得企业的报关手续更加便利,对我国外贸的稳定也是有利的。此外,“单一窗口”是指海关、质检、边防和码头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操作,目前也在试点操作阶段,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