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金正大牵头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2016-08-01 12:33: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张强)近日,由金正大牵头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在北京通过验收。

该项目由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组织,共设缓控释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提升、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稳定性肥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复合(混)肥农艺配方与生态工艺技术研究、有机(类)肥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等5个课题,金正大集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49个单位参与执行。验收工作由科技部农村司组织,来自科技部农村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等13个单位的专家,以及各项目组织单位、各课题负责人和相关代表参与了验收工作并对各工作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审核。

该项目针对我国化肥利用率低、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大量弃置而严重污染环境、复合(混)肥农艺配方缺少区域规范和规划等重大问题,以提高化肥利用率,研制缓控释肥、稳定性肥料、新型高效复合(混)肥和环境友好型商品有机肥为重点,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从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三个层次开展攻关,解决了新型高效肥料发展的一系列技术难点,构建了我国新型高效肥料技术创新体系。

从研究方向上看,该项目有两大重点。第一个重点是新型化学肥料及其高效应用技术,5年间通过新产品在大田上的应用,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增加了作物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通过技术辐射,各新型肥料企业累计销售700余万吨,新增销售额160多亿元,产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约1.6亿亩,与常规肥料相比,同等经济投入情况下,氮素利用率提高5%以上,作物增产幅度5-20%,农民增收约200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项目的第二个重点是技术和产品完全符合目前农业部化肥零增长、工信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等国家战略要求。通过5年的技术攻关,该项目在新型包膜缓控释材料合成技术、规模化及连续化缓控释肥生产工艺技术、抑制剂筛选及规模化稳定性肥料生产技术、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肥配方技术、堆肥快速发酵及生物有机肥产业化技术等5个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开发出了新型缓释材料20种、筛选出新型抑制剂22种,筛选出功能性菌种72个,研制新产品82个,形成新型高效肥料工艺技术包21套,建立中试线17条、产业化生产线47条,产业化试验示范基地42个。

据悉,项目实施期间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成果,共授权发明专利174项,发表论文320篇,出版专著30部,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创新团队3个。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