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环球>>

美国政府研究机构预警 英国“脱欧”威胁金融稳定

2016-07-27 10:02:10 经济参考报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已有一月,但余波仍未平息,各主要经济体担忧其造成的经济风险。美国政府机构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英国公投脱离欧盟后,美国金融稳定性面临的威胁上升,但总体仍保持温和。

投资者信心可能遭更大打击

美国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下属研究机构金融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中报告认为,对于美国,英国脱欧公投造成的影响可能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因消费者和企业推迟消费和投资,此外还可能导致美联储将美国长期利率保持低位。该报告认为,英国公投脱欧已经推动欧洲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并很可能延长欧元区和其它地区实行的负利率政策,这些因素可能会让美国长期利率在数年内保持在低位。

该报告认为,正如过去金融系统不稳定时所显示的那样,对全球投资者信心造成的损害以及间接影响会以较难预测的方式演变,这种情况往往会自我延续,间接联系可能是隐形的,直到遭受压力时才得以显露。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该办公室主任伯纳的观点表示,虽然美国市场有能力从下跌造成的最初冲击中恢复,但随着英国决定是否、如何及何时脱离欧盟,担忧情绪持续存在。他表示,可能的溢出效应会对更广泛的金融系统造成震动,包括美国的银行,以及寿险公司和经纪自营商等非银行。伯纳称,随着这些协商和谈判进行,投资者信心有可能遭受更大的打击。

英国“脱欧”对企业层面的危害也在迫近。外汇数据分析机构FiREapps上周数据显示,英国“脱欧”公投可能让北美地区的跨国企业损失数百亿美元利润。

FiREapps预估,受英国“脱欧”公投影响,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北美地区的企业利润将创纪录地减少3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

英国“脱欧”公投上月令英镑对美元汇率跌至31年来最低点,同时令日元汇率飙升。如此剧烈的汇率波动,对跨国企业而言如同“噩梦”。这不仅削弱北美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同样使企业蒙受汇率损失。

针对英国脱欧风险,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均表示出强烈担忧,更怕金融危机以来的艰难复苏成果被日渐削弱的市场信心拖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报告认为,英国“脱欧”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预计这种不确定性将损害信心和投资”,并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日前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对于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G20承诺将加强金融监管等领域的合作。

漫长谈判过程牵动市场

对于外界的担忧,英国新任财政大臣哈蒙德说,“我们可以很快动用货币手段。我们还有财政工具。8月份,我们可以根据届时出台的经济数据决定是否需要新一轮刺激。”

针对近日英国7月PMI暴跌至历史低位,哈蒙德坚称这只不过说明6月脱欧公投对市场信心的影响,但并不能说明英国经济陷入衰退。

哈蒙德希望人们把注意力从何时谈判转移到脱欧谈判的最终结果上,他说:“除非我们完成谈判,没人知道最终状态是什么样,和欧盟新关系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所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会一直持续到我们谈判结束。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英国央行、IMF必须做好准备应对这一时期的不确定因素,确保经济顺畅运行。”

根据“脱欧”条款“里斯本第50条”,英国必须在两年内启动脱欧谈判,超过两年就会自动失去欧盟成员国的身份。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指出,一切都必须按照程序来办理,欧盟在英国“脱欧”这件事情上没有设定最后期限。

容克表示期望英国“脱欧”的进程能够尽快启动,但他同时也理解英国政府“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微调自身的立场”。

容克还指出,如果英国在“脱欧”后仍想进入欧盟一体化市场,就必须“无例外及差别”地接受欧盟的规则。

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周与新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会晤,前者认为英国若想继续进入欧盟一体化市场,就必须保证欧盟劳工能够在英国自由流动。

欧盟成员国内部劳工自由流动被认为是欧盟的主要支柱。部分欧盟成员国担心,欧盟会在英国选择“退欧”之后向唐宁街妥协。

容克强调说:“这不是底线,是共识,反映出欧洲自身体系的哲学理念。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之后,我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就达成了共识。如果想继续进入一体化的内部市场,就必须接受我们的规则。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市场的敏感和脆弱将会受到空前挑战,以外汇市场为起点的市场动荡令各方神经紧张。(记者 闫磊)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