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政策>>

新一轮“双一流”年内启动 用淘汰机制加强高校竞争

2016-07-02 14:34:18 羊城晚报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该《通知》宣布共382份文件失效。记者留意到,这些文件中共有八份和“985”、“211”工程相关。这是否意味着,“985”、“211”工程将成为历史?

对此教育部6月28日回应: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还称,目前正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

身份之利 “985”、“211”高校拿走七成科研经费

什么是“985”、“211”大学?“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8年5月,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通俗来说,凡入选 “211”、“985”工程的高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都列入提前批次和本科一批重点。“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院校,“985工程”院校则是“重中之重”。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有39所高校入围“985”工程。该工程五年一期,目前已经施行了三期。而“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截至2011年3月,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入围。

高校的巨额经费,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拨款、地方与部门配套和学校自筹。公开资料称,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高校和政府部门的协商。来自中央的拨款,除不同层次的大学之间有差异,在地域上同样存在。

公开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211工程”共计完成投资368.26亿元。1999年正式启动的“985工程”,一期建设完成投资共计255亿元,二期建设实际投入建设资金达414亿元,到2012年底三期建设资金也逾450亿元。截至2014年7月,占本科数量14.3%的“211”“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其中2009年至2013年间,“985”高校拿走1394.94亿元,占总经费52.7%;“211”高校(非“985”)拿走510.66亿元,占总经费的19.3%,其他高校仅占28%。

弊病反思 缺乏退出机制,“985”、“211”成“终身制”

一方面,“985”和“211”享受国家重点扶持,会得到更多的资金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经常可见“985、211高校毕业生优先”的字样,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歧视”。

最受诟病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未能建立起动态的资助额度调整机制以及高校淘汰机制。

如《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中原则性规定:评估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鼓励;评估成绩不合格者,要限期改正;多次评估不合格者,取消各项优惠政策,不再列入本工程。然而“211工程”实施20余年来,没有出现被取消的案例。高校一旦争取到入围资格就高枕无忧。

对出现的上述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985”“211”在过去的确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由于高校认定具有“终身制”,影响了一些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也损伤了教育公平和效率。类似的看法也出现在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该《方案》明确指出,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如何破解 “双一流”建设将引入淘汰机制

“985”“211”将成过去式,下一步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无疑成焦点。6月28日教育部的回应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提到的“绩效”在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的定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此外据《新京报》透露,一位教育部官员日前表示,“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和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该人士还表示,新建设方案会给一些之前没入围“985”和“211”的学校一些机会。此外以前入选的高校,并不一定会被确定为“双一流”。

有人担忧未来的“双一流”大学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版本的“985”、“211”院校?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世界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政府计划出来,而是由学校在自由、自主的办学环境中平等竞争而来,政府应该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保障对学校的投入,并鼓励大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二是清理所有对学校具有歧视性的政策、规定,给学校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除此之外,应把自主办学权交给学校,把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这样,我国大学才会在良性竞争中办出特色和一流水平。”

新闻链接

发展特色专业,

广东高校先行一步

“未来高校将迎来更多的竞争,各高校修炼好内功势在必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校应该找好自己的定位,结合自身条件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出有特色的专业。记者获悉,在这一点上广东可谓“先行一步”。今年3月1日,教育部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曾向全国媒体推介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广东经验”。

2015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作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而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等7所高校的18个学科作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编辑 李素)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