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5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今日谈及“中国的信用违约风险、信用违约事件在增加”时表示,所有的事情要依法地进行、依法地违约、依法地清偿、依法地破产。这样的话,信用违约的出现对中国市场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阶段,是个浴火重生的阶段。
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吹风会,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介绍中国债务水平等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进入2016年以来,中国的信用违约风险也在增加,信用违约事件也在增加。目前有一种声音说,大家很关注评级泡沫,大家认为信用评级是制约我国债市发展的一块短板,评级机构也成为众矢之的。目前该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这些不良的或者说稍微欠缺的评级机构,改变目前以行政分割为主的监管方式?
李扬表示,信用违约现在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大了。从小的延伸到大的,从民企延伸到国企、央企。从经济落后地区延伸到经济发达地区。信用违约恰恰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手段,就会有人要违约,在市场因违约出现很多金融事件。
李扬表示,这个意义上应当高度地重视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它标志着中国的信用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阶段。
“我们的企业终于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它用自己的信用在市场上表现出来,投资者开始用它的信用来衡量它,投资者也看到你不一样,到时候出现问题你自己负责,就是我的投资要自己负责,就会考虑是不是投资于它。这时候市场出现了正常的情况,所以对于信用违约事件应当这样看。”李扬说。
李扬同时表示,信用违约不能让它变成一发不可收,要控制这个过程。尤其对一些债务重组,有一些恶意违约的情况发生,它违约之后可能重组,可能债转股。
“如果信用违约背后出现了市场机制崩坏的情况这是最坏的结果,所以对这个事情有关当局要高度重视,对于违约的事情要在合法框架下展开。”李扬说。
李扬同时表示,既然市场已经开始逐渐地用自己的面目来显示的时候,那么市场的法制架构就至关重要。所有的事情要依法地进行、依法地违约、依法地清偿、依法地破产。这样的话,信用违约的出现对中国市场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阶段,是个浴火重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