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派出探路先锋

2016-06-13 10:27:17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国家确定33个转型升级示范区,湖北三个开发区入选

□本报记者 刘倩雯

长江经济带建设再一次提速,6月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刊发《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通知》(下称《通知》),在拥有长江岸线资源的11个省、市中挑选出了33个开发区(平均3个),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转型升级示范区”。其中湖北省抢占三席,分别是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浠水经济开发区。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对这些转型升级示范区明确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就是要求入选的33个示范区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区转型升级探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国家此举在于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为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和分工协作发挥积极作用。

湖北三个开发区入围转型升级示范区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在经历了“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历史后,进入到了“保护”阶段。“是一个发展的新里程碑。”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国家发改委赋予33个示范区的诸多扶持措施可以看出,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增加对长江流域的环境治理投入,也是稳增长的手段之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分别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08个,省级开发区则更多。早在去年6月,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实施意见》(发改外资[2015]1294号),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开展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工作。

最终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33个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其中湖北3个入选,分别是分别是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浠水经济开发区。

“其实宜昌和荆州获得国家级转型示范区的牌子并不是很意外,就其发展形式而言,也是实至名归。”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反而是浠水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处县城的省级开发区,能够跻身国家级示范区,还是值得好好研究和探讨。”

宜昌高新区设立于1988年9月,1999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该区现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3家、高新技术产品158个。同时有4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3个产品产量处亚洲第一、5个产品产量排全国第一。累计专利申请量5705件、发明专利1417件。拥有创新平台136家。

荆州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积淀,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开发区“国家队”方阵,发展进入“快车道”。五年来,荆州开发区招商引资合同投资总额累计达1385.88亿元,引进项目274个,投产项目161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252.58亿元,年均增幅为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13.1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 848.67亿元,年均增幅为20.78%。

申报的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将带来哪些利好?一入选的开发区负责人说,最直接的是,申报上的沿线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又会增加一块示范开发区的牌子,有利于招商和再争取一些政策。

坚持生态优先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将引导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和分工协作,促进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按《通知》统一部署,33个拥有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区被赋予成为“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的“示范者”,其典型的经验和做法可总结复制推广。对33个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将从“规划引导、改革试点、专享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对于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要及时上报。

《通知》指出,要完善和创新贸易方式,扩大先进制造、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吸引外资规模,通过控制成本、提升附加值等措施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资竞争力;推进双边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 引进国外商业模式、资金、科技资源促进开发区发展等。同时,利用本次改革机遇,按照国际标准,在企业设立、项目审批、设施配套、投资服务等方面进行流程优化改革,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和运营模式的创新。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这一指示对长江两岸的产业布局以及在建、已建和规划中的项目带来重大影响。伴随《通知》同时下发的《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要求》指出,沿江各地要加强对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的指导,以坚持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为导向,推进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在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开放合作、深化改革等方面探索所有经验、取得实际成效。

从“生态压倒一切”的理念出发,《通知》要求33个开发区转型升级中首要的指导思想则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沿江石化产业面临大调整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要求中还明确指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限制在长江沿线开发区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项目,强化环评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坚决取缔“十小”企业,整治造纸、制革、电镀、印染、有色金属等行业。严格排放标准,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全面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稳定运行。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所在县(市、区)工业项目要向开发区集中,促进环境综合治理。

多位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沿江石化产业面临进一步调整,未来不但这些示范区会限制石化产业,整个长江经济带对石化产业会越来越严格。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经历了“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阶段后,进入到了“保护”阶段。即使是“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年代,石化产业仍高速发展,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全国21326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把石油、化工等列为主导产业的就有8个。

一位专家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说,对于国家层面来说,有利于全流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减少沿线产业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省际合作或将进一步推进

“未来不排除会出现长江经济带开发区联盟。”秦尊文认为,在鼓励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开发区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形成各类开发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的条件下,“只要有实力的开发区牵头,开发区联盟也是非常有可能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将会更有效的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协作。”

有消息指出,各省市正在研究起草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和有序转移。

据介绍,上海市成立了长江经济带园区合作联盟、产业合作交流平台、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库研究中心等,做好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产业对接。湖北省和重庆市牵头,抓紧研究建立长江中游和上游区域协商合作机制,分别召开座谈会,商议制定合作方案。贵州和湖南签订《关于建设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创建湘黔中西部区域合作示范区。

在加强省际协作的同时,长江经济带省市产业转型升级开始起步,新兴产业集群渐露态势。例如,云南省正加快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江干流水电项目,其旅游产业正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低端建设向高端拓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浠水县亮出蓝图挺进国家级示范区

长江商报消息 新建3个投资过50亿的先进制造产业群,落户项目84个,对化工企业“零包容”

□本报记者 刘倩雯

6月7日晚上10点,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的浠水县,宁静的小城已渐渐入睡,然而,浠水县人民政府四楼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热火朝天。浠水经济开发区成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这让包括县长黄文虎在内的县级领导班子兴奋不已。当晚,黄文虎就召集相关乡镇、县直各部门开会,学习相关建设精神,共同研究发展对策,凝聚共识。

“可以说,浠水的基础比较差,在国家级示范区里基本摆尾。”黄文虎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那么,作为地处县城的省级开发区湖北浠水经济开发区,何以入选国家级示范开发区?连日来,长江商报记者在浠水县展开了实地探访调查。

坚持环保先行 生态企业抱团集群发展

“坚持市场主体力量,借力市场。主动找到老板,问市场能帮我们做什么,做到先动手再伸手。”6月7日,浠水县县长黄文虎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

依靠借力市场的思维,浠水成功从承接黄石产业转移1.0时代,到武汉转移2.0时代,再到沿海转移的3.0时代,在北斗科技城和“互联网+”的引领下,浠水迈向4.0时代。浠水也从机械制造实现产业三大转型升级,突出智能科技、科技创新、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特点。

浠水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6年确定为省级开发区,建有巴河、散花、兰溪三个园区。2012年,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启动。浠水亮出蓝图:“建设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一年搭起基础平台,两年实现产业突破,三年形成鄂东滨江新区雏形。”而2011年,散花镇完成投资近3.9亿元,工业产值29亿元,财政收入924万元。

依托天津生态城、苏州工业园,对接武汉光谷生物城,浠水紧盯“合作示范区、生态科技城”发展方向,在湖北省发改委主导下,明确散花建设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示范区、黄石都市功能区、浠水新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编制生态科技城发展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走生态环保、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该园区落户项目84个,没有一个带烟囱。

从产业园到科技集群,凸显集群引领效应。该示范区引进湖北绿金、广州南汇、上善国际等产业运营商,新建教育装备、健康器械、机械电子3个投资过50亿元的先进制造产业群,运用市场之手,发挥园区招商,精准定位,走专业化招商之路。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教育装备城一期588亩已经完成3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成功引进LG化学、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晨光、用友等23家企业入驻。

“一个省级开发区,首次进入国家级,那种兴奋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浠水开发区发展主要依靠自身。”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浠水的迅猛发展,和其以市场为主的导向思维是有直接关系的。

高新技术产业“绿色GDP”超41亿元

浠水县背靠大武汉,紧邻黄州、黄石,与鄂州隔江相望,是湖北的东部门户和正在崛起的中三角的黄金走廊。境内的沪蓉、大广、黄黄、武英和在建的麻武5条高速公路形成回形大连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上北京、下广州均可朝发夕至;拥有45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两座长江大桥对接大中城市,4座深水码头可停靠5000吨船舶;1个多小时车程可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和武汉高铁站;水、陆、空交通便捷,为浠水对接大武汉、融入黄鄂黄,建设沿江开发聚集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韩泰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浠水籍博士董清,正是看到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的契机,把韩泰智能整体搬迁到了散花,“我也多次考察过长江经济带的不少产业园区,选择浠水,不仅是因为我是浠水人,也因为这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董清介绍,该公司主要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北京奔驰、马勒集团、广州本田、东风汽车等,散花交通物流方便、厂房便宜,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经营成本。该公司研发的阳极氧化全自动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把产品价格从1000万元压缩至500万元以内。去年,韩泰智能创造近5000万元产值,今年上半年已完成2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完成6000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像韩泰一样,搬迁转移到散花的企业不少,仅湖北上善机电产业城签订三方协议入驻的就有14家。“这还不算已缴纳保证金的。”上善机电策划经理刘丽介绍。

“浠水的区位优势明显,可以在承接黄冈、黄石、武汉东湖高新产业转移方面继续下工夫。坚持错位思维,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将示范区产业推向中高端,向绿色产业转移的方向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亮点。”秦尊文指出。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也带动了浠水县整体发展。去年,浠水开发区获得湖北财政支持1000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1.2亿元,建立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四板”挂牌企业9家,整体推出了“散花·科技板块”。截至2015年底,浠水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累计签约企业95家,协议投资6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5家。该县去年实现生产总值203.5亿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72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0899元,增长9.4%。

6月2日,得知浠水经济开发区入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后,县委书记吴烨立刻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随后,县长黄文虎6月7日召开相关乡镇、县直部门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明确,为更好地利用国家级示范区招牌、进一步推动浠水发展,开发区打造产业改造升级和研发中心;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沿江的新型城市、黄石市的都市功能区、浠水的副中心城市;浠水沿江巴河、散花、兰溪三个园区建设成为沿江产业聚集区、城镇连绵密集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生态文明样板区、体制创新先导区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王峰 郭斯对本文亦有贡献)

对话浠水县县长黄文虎——

承接产业转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长江商报:浠水为跻身国家级示范区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如何发展?

黄文虎:我看了一下名单,33个示范区我走访学习了13个,各开发区的数据我也初步看了一下,可以说,浠水的基础比较差,在国家级示范区里基本摆尾。我们主要还是借力市场,以承接黄冈、黄石武汉东湖高新产业转移,做好配套服务为主。现在已经形成“两区三园”,即以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为主,兰溪低碳陶瓷产业园、巴河食品工业园分区发展模式。

东湖高新有35000家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产业划分越来越明显,必然会有企业需要转移。我们具体测算过,东湖高新到散花的车程在40分钟左右,所以散花主要以承接东湖高新为核心目标,为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一个新家。现在东湖高新区已经有24家高新企业入驻散花。

为吸引黄石企业到我们江北来,我们引进了碧桂园,目前黄石已有16000人搬入碧桂园,从黄石转移到散花的企业也超过20家。

长江商报:绿色发展和招商引资会不会起冲突,如何平衡?

黄文虎:绿色发展和招商引资在我们浠水不起冲突,浠水就是要将生态城名片做亮,要依靠生态环境吸引项目,提高项目准入标准,放弃化工企业。一定要有所不为,要有底线,转型升级不可以饥不择食。坚决不搞低档污染项目,严格排放标准。

拒绝化工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高科技农业发展项目,目前,石牛山生态小镇的猕猴桃精品果品示范园已初见成效,该园推行的经营销售模式为网上认养和网上订货两种,通过互联网发售市场反响火爆,一株“金玉”猕猴桃树网上认养报价为2000元,一公斤“金玉”猕猴桃网上零售报价为200元。

长江商报:为吸纳更多创新企业,未来浠水还将做哪些工作?

黄文虎:对于企业,我们更多的服务工作是在创新投融资上做保障,另外一个重点是创新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国家级人才的引进。在融资和人才两方面的促进下,才能保证开发区的企业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有基础去承接转移配套的工作,同时也能保障产业产品向中高端发展。

浠水经济开发区散花跨江示范区内的商居区已初具规模。周健 摄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