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金龙鱼大米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6-05-18 10:30: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金龙鱼大米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五常生态基地开耕 守护舌尖好大米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5月10日,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粮食局主办,益海嘉里协办的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开耕仪式盛大举行。仪式现场,与会嘉宾共同为精心培育的纯正五常稻花香优质秧苗揭幕,随后,各界人士与五常农户一起体验了手工插秧。带着对正宗五常好米丰收的殷切期盼,2016年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以最传统的方式开耕,它将与金龙鱼大米全国29处生态基地一道共同守护大米好品质!

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插秧体验

助推供给侧改革 “稻”亦有道

农业是立国之本, 也是强国之基,一捧好大米事关国计民生。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落实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重要举措,具体到稻米产业,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提供高品质纯正优质大米。“在我省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生产与流通努力实现由‘种的好’向‘卖得好’的实践中,益海嘉里在全省率先打造了大米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为我省水稻加工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特别是在水稻加工层面,生产技术、经验管理、品牌推广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均走在了全省同行业的前列”,开耕仪式现场,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王乃巨对于益海嘉里大米产业创新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

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订单农业签约

选择此时在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举行开耕仪式具有多重意义,既是为了快速响应和推动“供给侧改革”,也是借新季水稻开耕,寄托美好希望,为黑龙江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金龙鱼创新大米产业链 选好米,有“稻”理

为了推动中国稻米产业发展,改变中国稻米产业长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实现为国人提供高品质大米的目标,益海嘉里毅然投入过亿元研发资金,八年磨一剑打造出 “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将大米的美味、安全和环保科技,融入到大米品种、产地、种植、加工、包装的每一个环节。目前,益海嘉里通过打造优质、安全的大米种植基地,实现了优质大米的原粮供给和稻米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发展稻壳发电、米糠榨油、米蛋白提取等技术,解决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难题。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不仅在中国,即使放眼全世界,也是最领先的大米产业链模式。

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开耕仪式

在大米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下,金龙鱼自2006年第一条小包装米生产线开工发展至今,年销售量已超过百万吨。产品涵盖5大品牌80余个产品,满足了全国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求。

全国29处金龙鱼大米生态基地 好基地,出好米

益海嘉里深知只有好基地才能出产好大米。截止目前,益海嘉里战略性地布局了29处大米生态基地,覆盖全国八大主要水稻种植省份,其中,黑龙江五常、黑龙江佳木斯、黑龙江密山、辽宁盘锦、江苏射阳等核心基地所处产区,都拥有大米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而且处于国家生态示范区,水稻生长环境得天独厚;不仅如此,所有金龙鱼大米生态基地,都会定期进行水土检测,确保基地水稻种植全过程受控。

益海嘉里集团米业事业部总监孙志刚致辞

“稻花香大米在国内享有盛誉,除了保证稻种的纯正,自然也少不了生态基地的孕育”,五常稻花香育种传人田昌穆先生对好基地出好大米给予更深层次解读,“我们向金龙鱼原香稻提供纯正优质的稻花香稻种,在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充沛的日照为出品高品质大米提供了卓越的生长条件”。正是基于好生态与科学化管理,确保了金龙鱼大米五常生态基地产出了金龙鱼原香稻这一明星产品。2015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等权威机构食味值检测报告均表明,金龙鱼原香稻“口感比肩世界好米,更有中国人喜爱的天然香味”。

此次开耕仪式上,金龙鱼大米还与五常市农业合作社现场签订了新季水稻订单农业合作协议。益海嘉里始终坚持的水稻订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大米行业的市场变革,开创了以优质大米品质满足消费需求的稻米种植新格局。通过与农户的订单合作,实现了农业产销紧密衔接,在保证优质大米产出的同时,让稻农分享到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真正将农业供给侧改革引向深入。后续,订单农业模式将会在全国29个生态基地深入推广,不仅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品种大米的个性化需求,更为消费者持续提供品质如一的好大米。(编辑 李素)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