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口岸贸易>>

大连海关破获 涉4亿元木制品走私系列案

2016-05-17 14:19:24 华商晨报

大连海关破获 涉4亿元木制品走私系列案

执法人员抓获30名目标嫌疑人 涉案公司超过20家

大连海关查获4亿元走私木制品■苏斌 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闻英奇)记者从大连海关获悉,近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的统一指挥下,大连海关、哈尔滨海关联合开展了代号为“征战01”的缉私行动,破获加工贸易渠道木制品走私系列案件,初估案值4亿元。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据介绍,大连海关根据风险管理分析发现,近一段时间,辖区一些木制品出口数据存在异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分布在黑龙江、辽宁两省20多家木材生产及出口行业企业进入了海关的视线。

首先,黑龙江地区一些木材加工贸易企业作为“上线”,利用自己合法办理的加工贸易手册将境外原木保税进口,然后偷偷在国内倒卖牟利。

同时,为平衡在海关备案的加工贸易手册,骗取核销,上述企业又将手册出口额度转卖给辽宁境内的多家木制品加工企业实际出口,并再次获利;有的甚至成立空壳企业作为走私道具直接倒卖加工贸易手册;作为“下线”,辽宁大连地区的木制品加工企业使用非法购得的手册,向海关伪报贸易性质,把本应以一般贸易出口的木制品伪报为加工贸易出口,逃避出口关税。而在“上线”和“下线”的非法交易中,还有专业的“走私中介”——辽宁、黑龙江多家货代公司从中间联系,向双方收取好处费,形成了“走私产业链”。涉案木制品主要为一次性筷子、牙签,销往日本、韩国等地。

5月6日,大连、哈尔滨两地海关执法人员在大连、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等地同时行动,抓获30名目标嫌疑人,搜查涉案公司26家,查获大量书证及电子证据。

据大连海关介绍,东北是我国林业主产区,木制品加工是传统行业。近年来,为保护林业资源,促进木材加工行业良性发展,国家对木制品出口采取了征收关税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并引导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精深生产,即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木,进行精深加工后再次出口,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及利润,减少国内木制品消耗。同时,国家对加工贸易原材料实施手册制监管模式,不收取进出口环节税,以减轻企业负担,简化管理程序。但为了牟取暴利,一些企业动起了“歪脑筋”。

大连海关缉私局局长唐龙军表示,这种走私犯罪活动不仅偷逃国家税款,更严重的是极大扰乱了国家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管控秩序,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大连海关将根据总署“国门利剑2016”行动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大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护国家资源。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