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3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香兰素。提出,合理使用香兰素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香兰素是一种兴奋性毒素,可刺激大脑奖励系统,让食用者觉得添加了香兰素的产品更加美味。香兰素是何物质?香兰素是广泛使用的食用香料。
香兰素(vanillin)是具有广泛用途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其学名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又名香草醛、香兰醛,天然存在于香荚兰豆中。人们利用香荚兰豆荚作为食用香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但由于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天然香兰素含量低,价格十分昂贵。为满足市场需求,19世纪出现了以邻甲氧基苯酚等为原料合成的,与天然结构完全相同的香兰素。随着科技进步,香兰素生产方式不断完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食品加香的香兰素在万吨以上,除少量来自于天然外,绝大多数都为人工合成。
鉴于香兰素对食品工业的重要性,全球食品科技界对其安全性十分关注,根据毒理学实验积累的大量数据、相关研究结果及暴露量评估,认为合理使用香兰素是安全的。而且,作为食品添加剂,香兰素经过了规范和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按照相关标准规定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WHO/FA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香兰素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价,不仅允许其在食品中使用,还制定了相关的质量规格。
美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允许在食品中使用香兰素,且未对允许使用香兰素的食品范围和使用限量作出规定,但依据已有的暴露量评估结果,建议可使用香兰素的食品包括饮料、冰激凌、糖果、焙烤食品、明胶和布丁、口香糖、巧克力、糖浆等,其用量通常是10-100mg/kg。欧洲国家在食品中使用香兰素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目前欧盟法规未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作出规定。
我国生产和使用香兰素也有较长的历史,目前是世界上生产香兰素的主要国家。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的规定,除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和较大婴儿、幼儿配方食品以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规定了最大使用量外(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香兰素的最大使用量为5mg/100mL,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香兰素的最大使用量为7mg/100g),食品用香料、香精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媒体相关报道链接:
大可不必谈“香”色变
国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香兰素使用有明确规定
记者 朱祝何
“这罐奶粉里含有香兰素,不敢买给宝宝吃。”
“为什么呀?”
“因为之前听媒体说,香兰素不让加在奶粉里。”
11月24日,记者在北京物美超市惠新店购物时,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香兰素到底是怎样一种物质?消费者为何担心其食用安全性?添加到食品中有无危害?带着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用于加香的食品添加剂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芍药居地区多家超市发现,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一些食品,配方中都添加了香兰素、食用香料或食用香精。比如,物美超市惠新店里一罐合生元3阶段及雀巢4阶段婴幼儿配方奶粉,都标注含有食品添加剂香兰素。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的表述,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从上述定义看,香兰素属于食品用香料。搜索发现,香兰素被列入了GB2760-2011规定的“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该标准规定,在食品中使用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目的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侯彩云介绍称,除食品的营养外,色、香、味往往是消费者追求的要素。香兰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口感,满足人们对于感官品质的需求。从营养角度讲,没有太大的营养价值。
据悉,香兰素是重要的食用香料之一,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是国内外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广泛运用在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除作为食品添加剂外,香兰素还应用于烟草、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据统计,从目前国内香兰素消费构成看,食品工业占55%,医药中间体占30%,饲料调味剂占10%,化妆品等占5%。
添加使用有标准规定
既然香兰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添加使用量又是如何规定的?2008年9月,卫生部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谷类食品中香料使用规定》,对食品香料使用作出新的规范。2011年6月实施的GB2760-2011,再次对香兰素的使用作了明确要求。
GB2760-2011规定,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最大使用量分别为5mg/100mL、5mg/100mL和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其中100mL以即食食品计,生产企业应按照冲调比例折算成配方食品中的使用量;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最大使用量为7mg/100g,其中100g以即食食品计。
该标准中特别提到,“凡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按照标准规定,1阶段的奶粉不允许添加香兰素,1阶段以上的婴幼儿奶粉允许使用香兰素,但有最大使用量限定。
按标准添加是安全的
今年7月,美赞臣、惠氏等品牌1阶段婴幼儿奶粉被曝检出含有香兰素。随后,相关检测机构发布说明称“错判”,宣称“检测结果无效”。涉事企业也纷纷出具权威检测报告,希望打消消费者的顾虑。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上述事件影响,消费者对于添加香兰素的食品,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性,至今仍有疑虑或担心。而部分消费者认为,香兰素有问题,不该添加在任何食品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博表示,香兰素是一种非常传统、非常早的香料,使用范围很广,添加到食品中,主要是为了增加其香味感官品质,提高消费者食欲。合乎标准地添加使用,是安全的。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汪之顼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新生婴儿对食物味道并没有先入的印象,一般不会挑剔食物味道,天然的味道对其来说就是最好的。6个月以后,婴幼儿经过对比各种食物味道,会逐渐产生一些偏好,更喜欢“好”的味道。而婴幼儿配方食品会加入维生素、DHA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往往会有特别的味道,甚至是一些“腥味”。婴幼儿可能会觉得这些味道“不好”,不愿吃奶、拒绝补充营养。因此,就有了在配方奶粉中添香的需求,而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香兰素能满足这种需求。
相关实验表明,香兰素的无损害作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0mg。我国标准规定,香兰素的最大允许使用量是5mg/100mL。按平均婴幼儿体重计算估计,配方奶粉中香兰素每日摄入量不到无损害作用剂量的1/100。所以,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香兰素添加量是非常安全的。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建说,针对消费者的担忧与疑虑,权威的检验检测部门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添加量会不会造成危害,准确把信息传达给公众,同公众进行风险交流,通过更完善的风险交流,使公众对问题有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得出较为理性的判断。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