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汽车召回情况分析

2020-07-15 17:11:09 产品安全与召回

自2004年以来,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在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累计实施汽车召回2085次,涉及汽车7899.44万辆。回顾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召回实施情况如何?有哪些特点?《产品安全与召回》为大家带来详细的2020年上半年汽车召回大盘点。

上半年国内召回汽车321万辆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汽车召回方面,47家汽车生产者共实施召回93次,涉及汽车321.4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召回次数减少21%,召回数量增加16%。其中,4月召回102.49万辆,成为今年上半年召回数量最多的月份;而1月召回最少,为12.57万辆。

【点评】汽车召回是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在改善产品质量,减少因产品缺陷而带来的安全伤害事故,维护公共安全、消费者权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召回主动性明显提升

从召回性质看,今年上半年,受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影响,汽车生产者先后实施召回18次,占今年上半年召回总次数的19%;涉及汽车77.73万辆,占今年上半年召回总数量的24%。截至今年6月30日,受调查影响召回累计达457次,占召回总次数的22%;涉及汽车4507.64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57%。

【点评】我国召回制度实施至今,缺陷调查一直是发现车辆产品缺陷的重要方式。但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受缺陷调查影响的召回次数减少51%,召回数量减少59%,汽车生产者召回的主动性有明显提升。

发动机、电气设备、制动系问题多

从涉及总成看,发动机、电气设备及制动系为主要缺陷产生部件。因发动机相关缺陷召回30次,涉及车辆261.27万辆;因电气设备相关缺陷召回13次,涉及车辆17.33万辆;因制动系统缺陷召回6次,涉及车辆10.00万辆。

【点评】一直以来,发动机都是主要缺陷产生部件,今年上半年,因为发动机问题,奔驰、本田、大众等先后实施了涉及数量较大的召回,车企在消除缺陷的同时,应寻求解决方案,争取把问题扼杀在摇篮。此外,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电气设备问题也比较突出,应引起行业的重视。

中国自主品牌仍需努力


从涉及品牌来看,欧系、日系、美系品牌召回较多。欧系品牌召回55次,涉及车辆165.12万辆;日系品牌召回19次,涉及车辆137.17万辆;美系品牌召回4次,涉及车辆7.86万辆。此外,中国品牌召回12次,涉及6.43万辆;韩系品牌召回3次,涉及4.84万辆。

【点评】欧系、日系、美系品牌一直召回较多,这与相应的销量及保有量有直接关系。中国自主品牌的表现属于中规中矩,与去年同期相比,召回次数与数量均有减少。中国自主品牌在召回方面仍需努力,在提升销量的同时,做好质量管理,要善于通过消费者投诉索赔等信息,开展缺陷调查等相关工作,并在确定缺陷后及时召回。

新能源汽车召回7次 动力电池占比超5成



从新能源汽车来看,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等6家汽车生产者共实施召回7次,涉及汽车1.85万辆。其中,因动力电池引发的召回为4起,占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总次数的57%,涉及车辆0.72万辆。

【点评】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尽管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略有下降,但召回次数增长75%,一方面体现出新能源汽车生产者的召回意识和主动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场监管总局对于新能源汽车召回的监管成效明显。但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召回仍任重道远,新能源汽车生产者应夯实质量管理,善于发现并消除缺陷,保障汽车安全运行。

召回就是为消费者负责

从企业表现看,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数量最多,共召回5次,涉及车辆70.36万辆。其次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共召回8次,涉及车辆41.67万辆。第三是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1次,涉及车辆39.61万辆。此外,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召回方面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点评】车企实施召回,就是为消费者负责。正是有了这些企业的努力与担当,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在维护消费者及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才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消费者能够透过这些数字,看到企业重视消费者、积极承担产品责任的一面。同时也希望生产企业强化召回对于改善产品安全质量的作用,通过召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如果没有召回制度,将会有上千万辆存在安全隐患的汽车产品行驶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后果不堪设想。希望广大消费者在关注召回的同时,积极配合召回,消除缺陷,才能安心出行。

*以上数据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