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实习 张炜晨)梅赛德斯-奔驰7月3日宣布,将与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入股孚能科技约3%的股份,并将派遣一位代表加入孚能科技监事会。此次奔驰入股孚能科技,奔驰的电动化战略将得到进阶。据悉,孚能科技还与戴姆勒大中华还签署了一项全面的商业合作协议,孚能科技将于未来10年,为奔驰在全球推出的电动汽车新产品提供电池。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孚能科技将成为奔驰现有电芯供应商的固定核心成员之一。
签署协议后,对奔驰而言,相对于简单的供应合作,入股一家动力电池供应商更能保证电池供应的稳定性,这是保持竞争力的前提,并且有利于自身电动化战略的进阶。近期,多家中国电池制造商得到海外车企的青睐,成为海外车企争相合作的对象,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成熟的标志。
孚能科技领军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企业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成立于2009年的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该公司致力于产业化美国FARASIS能源公司新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主要从事高科技、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生产,为即将大规模产业化的新型嵌入式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配套。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孚能科技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205.6MWh,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排名第7位,2017年、2018年分别排名第7位和第5位。与市场占比51%的宁德时代相比,占比1.95%的孚能科技体量并不突出。不过,在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领域,孚能科技是全球领军企业之一。目前,公司量产的电芯产品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85Wh/kg,系统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产品性能处于全球行业领先水平。孚能科技产品出货量和装机量在2017年、2018年连续2年排名均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此外,孚能科技也是在国内第一批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
据悉,孚能科技主要客户包括北汽、广汽、长城、吉利、一汽、江铃、长安等国内知名整车企业,以及戴姆勒。同时,公司正在拓展大众、奥迪、保时捷、通用、雷诺、日产、本田、奇瑞、东风等国内外一线整车企业客户。
奔驰确定品牌新能源格局大方向
根据梅赛德斯-奔驰此前公布的规划,该企业将于2020年底前投放5款纯电动乘用车和20款插电混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将包括从A级到S级轿车、从GLA SUV到GLE SUV的各种车型。根据规划,截止到2030年前,奔驰品牌将实现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销量在乘用车销量中占比50%。至2039年,奔驰将停止销售传统内燃机乘用车。
目前,在梅赛德斯-EQ品牌中,奔驰EQC、奔驰EQV等车型已经面市(奔驰EQV已于欧洲上市),未来奔驰EQS等其他车型也将相继问世。
早在2018年末,孚能科技就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北京奔驰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其动力电池供应商。2019年9月,戴姆勒股份公司通过官网发布,与孚能科技建立可持续伙伴关系。
在此次孚能科技与戴姆勒大中华签署的全面商业合作协议中,关键内容包括开展高新电芯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并大力提升成本竞争力,技术重点包括通过提高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来实现续驶里程的大幅提升。这项协议将保障梅赛德斯-奔驰在电动化战略进程中的动力电池电芯供应。
此外,孚能与奔驰的合作将不限于在中国内,为满足奔驰的德国工厂在未来不断增长的需求,孚能科技将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菲尔德-沃尔芬建造一座动力电池电芯工厂。
与国内电池商合作成海外车企降成本关键
除了孚能科技,其他中国电池制造商也已得到海外车企的青睐,在国内市场中,中国电池制造商已成为海外车企争相合作的对象。
2018年7月,宝马与宁德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约定“在双方约定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华晨宝马有权选择向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根据双方最新的协议,宝马给宁德时代的采购订单已增至73亿欧元,供货时间从2020年到2031年。
根据5月29日大众集团发布的正式公告显示,大众集团与国轩高科的控股股东珠海国轩及实际控制人李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斥资11亿欧元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凭借上述操作,大众集团成为首家直接持有中国电池厂商股份的海外车企。
6月1日,根据工信部网站显示,比亚迪将向福特在华合资公司供应电动汽车电池,不过详细信息并未对外公布。6月4日,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通用中国总裁柏历表示,未来通用汽车将会加强在国内与宁德市代等更多本土供应商合作。
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汽车制造商为取得稳定的动力电池产能,会加速与电池供应商的“联姻”之路。而对于海外车企而言,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密切合作,能够大幅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
此次奔驰入股孚能科技,奔驰的电动化战略将得到进阶。不过,得到孚能科技的加持并不一定意味着以后一帆风顺。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如何在整体销量持续下滑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将是奔驰方面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