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汽车噪音如何弱化 最好为车辆加入吸引垫

2013-04-10 14:44:08 中新网

    车主故事:车主刘先生是个音乐发烧友,车里总会备上几张交响乐CD,驾车时也有音乐相伴。然而,让刘先生苦恼的是,在这交响乐中,总掺杂了不和谐的声音——“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胎噪,加上车外的噪音,简直是引擎声、喇叭声、音乐声,声声入耳”,刘先生抱怨。

    答疑解惑:很多车友都会关心,如何在嘈杂的都市环境中保持一份静谧。为此,小编特意邀请刘先生一起去东风日产专营店,向新世代天籁的销售经理咨询关于汽车静音的问题。

    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汽车噪音不可避免。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在所难免;车身零部件不断老化,也会让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不小的噪音;风噪也是汽车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行驶速度越快,噪音越大。

    “有什么好方法能弱化噪音的影响吗?”刘先生有点着急。销售经理回答:“发动机的噪音在所难免,外部噪音又无法控制,所以在噪音控制上,汽车一般都采用‘隔音’和‘降噪’两种方法,来最小化噪音的不利影响。”

    某些小窍门的使用,也能很好地降低噪音的不利影响。针对发动机噪,路噪,胎噪等结构噪音,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制震。加入减振板配合吸音垫,能很好解决路噪和胎噪;而风噪是因为风的压力超过车门的密封抗阻力而形成,所以加强密封阻力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车门密封条和内心密封条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销售经理还告诉大家,除了良好的汽车硬性条件,车主们也应养成一个文明的驾车习惯:尽量不按喇叭;在“禁止鸣笛”区域,更应遵守规则。当每个人都能以文明的方式驾车之时,相信噪音问题也会大大改善。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