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苯并(a)芘超标油均产自小企业

2016-08-02 16:38:39 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报道(记者 李建)13批次不合格食用油中10批次棉籽油苯并(a)芘项目不合格,其中数值最高的达到406μg/kg,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10μg/kg,这是不久前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的食用油抽检结果中披露的数据。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种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已被动物实验证实。《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级食药监部门发布的部分食用油抽检结果进行了梳理,发现不少不合格食用油涉及苯并(a)芘超标问题。

食用油里为什么会出现苯并(a)芘?食用油中苯并(a)芘超标是否存在健康隐患?连日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苯并(a)芘频上黑榜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不合格食用油涉及苯并(a)芘超标问题。

6月22日,河南省食药监局发布今年第2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通告,5批次不合格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中,周口市川汇区世纪华联连锁超市销售的标称同山小磨香油生产的1批次同山小磨香油(220mL、2015/08/20)检出苯并[a]芘超标。

此前,6月8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今年第2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通告,13批次不合格食用油中,有10批次棉籽油苯并(a)芘超标。

4月26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发布的今年第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通告,不合格的3批次食用油中,标称成都康泰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碗留香”小榨菜籽油样品被检出苯并芘、脂肪酸组成项目不合格。

4月13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的今年第1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通告显示,52批次不合格产品中,1批次标称山东十笏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磨香油苯并(a)芘超标。

2015年12月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5年第99号通告曝光了3批次不合格食用油,即衡水世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批次小磨香油,不合格原因均为苯并[a]芘超标。

2015年7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5年第36号通告曝光了5批次不合格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原因为苯并[a]芘超标,分别为:河北顶鑫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点滴”香油、黑龙江省洼兴桥小榨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洼兴桥”小榨大豆油和黑龙江省九三农垦金豆有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乐买家”压榨大豆油。

记者注意到,上述不合格食用油产品的生产厂家多为不知名的小企业,未涉及知名品牌,多数属于无商标产品。

记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检索上述6次抽检结果相关数据发现,上述6项抽检结果中,苯并(a)芘超标共计19批次,其中最低值为13μg/kg,而超标最高值则达到406μg/kg。

原因或有多种

食用油中为何会出现苯并(a)芘呢?

“苯并(a)芘属多环芳烃类环境污染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中均有存在。油脂中出现苯并(a)芘的原因较复杂,从原料至加工的各环节都可能生成。”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按照王瑞元的解释,从原料生长过程中来看,食用油脂中的苯并(a)芘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油料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水和大气中污染的多环芳烃,二是油料植物和微生物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

另一方面则可能发生在加工环节。首先是粗加工环节,如油料原料在用煤、炭和植物燃料烘干时直接受到污染,或在柏油路上晾晒使油料受到污染。其次是精加工环节,一是高温蒸炒加工时油料发生热解或热聚反应形成苯并(a)芘;二是油脂加工中受到设备中润滑机油和不合格食品包装材料等的污染;三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添加助剂可能受到苯并(a)芘污染。

河北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书国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目前看来,导致食用油苯并(a)芘超标的原因除了原料因素外,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包括部分小企业生产设备落后,生产过程操作不当,导致处理原料时温度过高。

今年6月8日山东省食药监局曝光的10批次苯并(a)芘超标食用油中,涉及该省夏津县油脂生产企业共有8家。从7月12日开始,记者多次致电夏津县这8家油脂生产企业,欲了解企业是否已查证苯并(a)芘超标原因,对方要么拒绝透露原因,要么称仍在调查。

致癌风险较小

食用苯并(a)芘超标的油是否会引发癌症?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专家持审慎态度。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必担心食用了苯并(a)芘超标的食用油而引发癌症的问题。“苯并(a)芘致癌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足够的量,二是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苯并(a)芘在人体内代谢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累积”。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秘书长相海则告诉记者,《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中规定植物油中的苯并(a)芘限量为10μg/kg,如果食用油中的苯并(a)含量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不会引发健康问题。

严查小作坊

针对食用油苯并(a)芘超标问题较突出的现象,有关方面该如何进行整治?

王瑞元就此指出,我国油脂行业整体加工技术设备水平已经很成熟,一般情况下,正规厂家只要严格按专业规范及规则来实施,其加工出来的成品食用油均可满足国家油脂关于溶剂残留标准要求。

王瑞元向《中国消费者报》表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健全质量监督和管控机制,切实加大检测力度及抽查比例,及时公开检测抽查结果,特别是对一些小作坊式食用油生产经营者,更应严格督查。

●消费提醒

轮换用油 科学烹饪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秘书长相海建议消费者,选购食用油时,应选择正规厂家、正规渠道的油脂产品。从营养均衡角度来说,消费者也应尝试不同油品,轮换食用。

范志红则提醒消费者,食用油中苯并(a)芘是否超标,普通消费者凭肉眼是无法辨别的,建议除了选择靠谱企业、靠谱品牌外,日常烹调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控制油温,避免油温过高而导致有害物质骤增。

(李建)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