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 旺)日前,重庆某高校学生小庆将自己的手机挂在转转二手平台上出售,李某表示有意购买,双方商议后约定手机价格为5800元。李某在拿到手机后打了个欠条还载明了逾期利息,却一直找借口拖延转账。无奈之下,小庆试着向学校的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校调委会)寻求帮助。校调委会联系李某,但其拒不接受调解。在此情形下,校调委会联系重庆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小庆提供公益援助。在律师代理下,小庆向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欠款和逾期利息。法院经审理,支持了原告诉讼请求。
该案是重庆市首个由校调委会帮助学生提起诉讼的案件。据了解,巴南区设立了重庆市首个驻校校调委会,接受巴南区人民法院业务指导,并经巴南区司法局备案。巴南区法院副院长刘秀荣介绍,2023年,该区还将在重庆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设立校调委会。
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中表示,必须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实现放心消费,从而提振消费信心。建立校调委会这样的消费服务站,就是很好的创新之举。目前,巴南区共创建了23个消费维权服务站,2022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95件。
巴南区消委会秘书长娄杨表示,巴南区将围绕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提振消费信心”,努力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建设更多消费维权服务站、联络站,开辟消费纠纷调解直通车,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中国质量报》【3·15地方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