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为宣传贯彻好这一主题,促进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内蒙古五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前期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短信、LED显示屏宣传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五进”系列宣传活动。
一是食品安全进校园。在五原县第二小学开展了以“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走进校园”为主题的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全校2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利用课间操时间,在校园操场搭建了宣传服务展台,为学校师生提供消费咨询、法律法规宣传、真假食品识别等服务,前来参观咨询的学生络绎不绝。执法人员将查扣的部分“三无”、过期、假冒伪劣等食品进行展示,让大家更为直观了解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的特征,现场传授真假食品辨别知识,并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向师生们介绍了当前的食品安全知识,并进超市现场讲解相关知识,从日常广为接触的饮料、乳制品、零食等食品说起,指导大家如何从外包装、手感、色泽等方面识别假冒伪劣食品,详细讲解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志等方面的内容,教孩子们如何判别伪劣食品,哪些食品要禁吃或慎吃。通过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师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和变质食品的特征,培养了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是质量安全进企业。通知辖区企业围绕“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活动主题悬挂字幕、横幅,营造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良好氛围。对生产企业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有效提升其知法、守法及自律意识,自觉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做到遵纪守法、文明诚信经营。
三是计量安全进市场。对自包装商品的标签以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米、面、油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检查,涉及到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类,重点检查自包装商品是否按净重销售、“去皮”份量是否“去足”等情况,坚决打击缺斤短两、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是农资打假进乡村。3.14日,集中开展“查农资、保春耕”行动。以化肥、农药、农机及其配件、农膜等为重点产品;以近年来监督抽查不合格、有产品质量违法记录、有投诉举报的企业为重点企业;以重点农资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区域,采取重点检查、监督抽查和受理投诉举报等方法,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确保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稳定。
五是法律法规进社区。深入乡镇、居民小区宣传法律法规,并就居民关心的春季饮食、保健品真假辨别等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解答,向居民群众宣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科学、理性、安全消费,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消费咨询,提升其自我维权意识。
通过3.15系列宣传活动,提高群众、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界消费维权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推进12315维权执法触角向基层延伸,积极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城乡的消费维权网络,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徐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