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京津冀市场监管工作协同发展

2023-11-27 14:16:21 中国质量报

奏响“协奏曲” 同唱“一首歌”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京津冀市场监管工作协同发展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一起伪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材料案中,代理机构与申请人恶意串通制作、提交虚假申请材料,这类案件因为跨区域作案具有违法行为隐蔽、不易被发现的典型特点。案件当事人在代理“昌黎旱黄瓜”“青龙绒山羊”“青龙绒山羊绒”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的过程中,与申请人合谋对昌黎、青龙两县的相关县志内容进行篡改,同时伪造河北某高校图书馆公章,作为商标申请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市场监管总局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纵向联络,北京与河北横向协同的方式,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多方联手确认违法事实予以查办。案件的查办有效打击了跨区域使用不正当手段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规范了京津冀区域商标代理市场秩序。

跨区域协同还体现在其他领域。8月28日,北京暖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人张女士,在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驻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成功领取到从北京邮寄过来的企业变更登记营业执照。“我主要负责公司登记业务,以前办理执照变更,至少需要坐火车到北京一次,而这一次通过‘全程网办+寄递服务’,体验到了人在天津也可以轻松办理北京的企业登记业务,节约了时间和交通的成本,十分便捷。”她高兴地说道。

两件事的背后,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为扎实推动“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着力打造“统一规范、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推进京津冀商事改革深度合作优化区域登记协同便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还不断加强计量技术规范共建及认证合作工作,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6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赴雄安新区联合天津、河北市场监管部门签署《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协作备忘录》,在2020年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台《关于印发服务京津冀+雄安协同发展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三地互认试行办法的通知》的基础上,支持三地适用更多外国(地区)主体资格证明公证认证文件互认。

如今,通过贯彻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经营主体登记的申请文书规范和提交材料规范,推进京津冀三地经营范围标准化统一、完善三地名称登记管理、优化跨区域迁移服务等措施,京津冀实现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服务。此外,三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京津冀企业注册登记业务“跨省通办”,京津两地采用全程网办的形式,优化e窗通平台邮寄功能,实现两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及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等登记业务和营业执照等登记结果异地“办、发、领”,为群众和企业提供触手可及的“就近办”企业登记服务。

在推动企业登记注册跨省通办、主体资格互认、统一登记服务等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迈出新步伐的同时,近年来,围绕建设统一大市场和“五子联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京津冀三地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领域推进机制高效协同、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建立定期会商、数据共享、联合发文、联合执法等常态化机制,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深化。

目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正着力打造“统一规范、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重点推动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三地联合签发2023年度“打假保名优”活动实施方案、2023年度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行动实施方案,签订2023年京津冀重点保护企业品牌备忘录,进一步提高跨区域执法合力,拓展协同保护范围;推动“两品一械”领域京津冀协同监管,建立业务联络平台,多次开展执法协作,目前已与河北省药品监管局协同办理两个案件,协助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北京某企业开展调查;保障京津冀三地“舌尖上的安全”以及开展京津冀执法人员联合培训。

在不久前的2023年“世界标准日”,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和《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工程建设导则》两项协同地方标准,成为贯彻《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计量、认证、标准化等方面的协同越来越深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京津冀三地本着“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原则,积极联合开展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共建工作,三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加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的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工作,形成成熟的三地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的制定、修订和管理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将标准一体化视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建立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建立“3+X”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协同标准化协作模式,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2017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已共同制定发布29项京津冀共建计量技术规范,目前已累计发布81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谋全局发展 别克世纪CENTURY ...

  • 第9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 ...

  • 童心写质量

  • 广西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走出去”加 ...

  •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和辽宁省住房和城乡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