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六管齐下”守好特殊食品安全防线

2023-10-12 14:07: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一老一小”重点消费人群和特殊食品监管要求,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主线,通过“制度管”“精准管”“常态管”“规范管”“智慧管”“大家管”的“六管齐下”,不断提升特殊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全力守好特殊食品安全防线。

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制度管”。该局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列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及时召开市食安委会议推动工作落实。用“三清单一承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察清单和包保承诺书)制度推动属地管理责任和包保督导任务分层分级落实,全市585户特殊食品经营企业均纳入了C、D级主体,市乡镇街道干部包保特殊食品经营企业全覆盖。目前,全市特殊食品经营企业已完成了3轮全覆盖包保,包保覆盖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均达到“100%”。

落细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精准管”。引导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按照《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的要求,在产品标签主要展示版面醒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内容。保健食品之外其他食品的标签不得声称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目前585户特殊食品销售企业累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51个,进一步扎牢了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夯实日常监管责任,推动“常态管”。该局制定印发特殊食品年度监管工作计划,坚持特殊食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每季度1次,督促经营企业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60号令要求,持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将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情况纳入日常监管检查内容,重点解决经营企业自查发现率低、报告不及时等短板,督导经营企业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重点排查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保健食品是否存在虚假夸大宣传,是否存在混放销售,是否存在假冒产品、是否核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等进货查验记录等,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严厉查处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和宣传材料等虚假宣传保健功能,非法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假保健食品广告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通过传销、违规直销等方式营销保健食品的行为。

内外监督同向发力,推动“规范管”。该局对全市585名特殊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员进行培训考试,运用总局“特食抽查考核”小程序,对特殊食品销售人员开展定期考核和随机抽考,抽查考核覆盖率、合格率均达到100%。通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强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联合执法,形成严打合力。在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中,该局执法人员对药店、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连锁食品销售企业、保健食品专柜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保健食品经营环节索票索证行为,进货查验和标签标识的管理是否到位,有无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产品标签标识或宣传材料是否有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者。结合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要求,印发了《致全市特殊食品经营者的一封信》,要求各企业在销售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制作包保主体联系卡,严格落实“三专三有三严禁”经营要求,便于社会监督。

运用可视化监管平台,推动“智慧管”。该局大力推进特殊食品销售监管可视化监管,在123家特殊食品销售企业安装远程监控摄像头,自该千里眼智慧管理平台运行以来,远程监管发现整改隐患问题15条(次),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效率,初步实现了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升级。

强化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推动“大家管”。为增强群众对特殊食品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的防范意识,该局印制了保健食品消费常识宣传小册子、海报等多种宣传材料,向养老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区域投放或派发五千多份。科普宣传的触角还延伸到社区、学校,发挥“小手拉大手,健康一起走”的家庭和社会推动作用。此外,重点关注保健食品非法营销舆情,对“健康管理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等名称存在暗示的食品、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开展检查,如发现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等“坑老”舆情,及时处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下一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发挥部门间合力,统筹发挥职能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通过检查抽检、约谈企业、信息公示、下架召回警示处罚、信用惩戒、行刑衔接等,形成专项清理整治的震慑力,达到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苏红涛介绍。(杜志锋 韩建明 李玉宏)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种植的传统 ...

  • 广东省广宁县不断扩展竹材料应用范围 ...

  • 广东省肇庆市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新能源 ...

  • ​2023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 ...

  •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结束,各地企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