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湖北襄阳探索差异化信用监管新模式

2023-06-09 13:42:18 中国质量报

湖北襄阳探索差异化信用监管新模式

近十三万户经营主体恢复信用

本报讯 (许 超 蔡心苑 记者 张 华)“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信用监管改革创新,在全省、全国率先开展信用修复‘三心’服务、信用修复异常痕迹一键清零改革。”近日,湖北省襄阳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积极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信用风险分类+预警监测”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模式,对企业精准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使监管效能全面提升。

“‘三心’服务+一键清零”为经营主体减负。针对行政处罚和经营异常记录,襄阳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系统筛查、提示告知,为经营主体提供主动提示“热心办”、线上修复“省心办”、绿色通道“暖心办”的全程“零见面”“三心”服务。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申请,完成信用即时修复。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为12.8万户正常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信用修复异常痕迹一键清零”改革试点,出台《湖北省自贸区襄阳片区经营主体列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记录修复暂行办法》,消除企业信用修复后的异常痕迹,解决企业发展不良影响。截至目前,纳入试点企业20多家。4家信用异常企业清零后,完成项目招投标1家,获得上亿元资金扶持1家。

“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为基层部门减重。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托湖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系统,归集3237万条各类涉企信息,通过通用型企业信用分级分类模型,科学评定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对全市14.94万户重点企业按风险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类,分类结果定期推送至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现A类少抽查、B类正常查、C类重点查、D类严格查。截至目前,全市共发起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检查344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3.01%,累计减少进企业检查492次;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次数占全部双随机抽查总数的83.50%。在监管工作中,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模式,共有207次双随机抽查中采用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占全部双随机抽查总数的50.24%,较好实现了对守信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利剑高悬”的监管工作目标,有效降低了经营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信用风险分类+预警监测”实现智慧监管。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在湖北省首创“企业信用风险预警”平台建设,通过智慧监管预判风险,提前介入干预,化解隐患。归集数据,整合市场监管部门10余类业务数据与其他部门涉企数据,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截至目前,全市14.2万户企业信息已全量纳入平台数据库,通过大数据研判企业信用风险状况,针对企业高危情形,由系统自动分类和智能推送,提高监管质效。及早干预,对大数据分析发现的企业信用风险,主动预警,监管部门上门指导,及时提示企业化解风险。截至目前,平台共发出预警信息3.5万条次,有效帮助企业及时“纠偏”,实现风险可控。

据悉,襄阳市实有经营主体总量由2020年的53.48万户增长至目前的70.84万户。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于2021年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喜看硕果盈枝 共话前景无限——20 ...

  • 一座博物馆里的农耕史诗——中国一拖 ...

  •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 ...

  • 黄金宝:以千人万店开启个人经济体新 ...

  • 建设标准化创新发展新高地——山东大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