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农贸市场变智慧菜场

2022-11-29 14:31:09 中国质量报

□ 陈丽萍 刘 雨 本报记者 曹吉根

11月26日(星期六)早上8时,正值买菜高峰期。走进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孙家菜市场,人们发现不少“惊喜”:进场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后“刷脸”,两三秒即可完成防疫信息查验;市场入口处显示屏滚动播放当日菜价、实时交易数据、客流量、菜品检测结果等信息;每个摊位安装的电子屏上,显示有经营户信息、菜品价格以及交易价格……

在蔬菜售卖区,侯女士选购了一种青菜放在智能秤上,在完成称重计价、扫描秤上显示的二维码付款后,侯女士还拿到了一张带有溯源码的购物小票。用手机扫码,所购商品的进货渠道、产地、食品检疫等信息一一呈现。

正在向智慧菜场转变的江北农贸市场,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大大方便了经营户的日常运营。在庄桥街道广厦菜市场,经营冻品生意的魏俊妹指着摊位上方的显示屏说:“现在我们每单售卖的东西都有明细,通过网络上传至市场管理后台,再也不用在收摊后拿着小本本一边回忆一边记账了。另外,屏幕上还会实时显示货品销售信息排名,每天我都会瞅两眼,哪些卖得好就及时上货。”

广厦菜市场曾是宁波市排名垫底的农贸市场,近年来,该市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造提升,还在去年底安装40余个摄像头,配套启动AI抓拍系统建设,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不戴口罩、垃圾清理不及时等不文明经营行为。

通过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江北区共完成20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四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数量、“五化”农贸市场创建数量均居宁波市第一,有两家菜市场入选宁波首批“智慧菜市场”,41%的(9家)菜市场安装有智能秤、电子显示屏等智慧设施,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21家菜市场接入“浙里办”“阿拉菜篮子”应用,可线上查询菜价、农残等信息。

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新一轮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方案,未来3年江北区将建成一批具备智慧零售、智能管理、信息透明等功能的新型菜市场。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累 ...

  • “4+合作模式”为惠水产业高质量发 ...

  • 莱芜黑猪科创团队服务钢城区省级现代 ...

  • 安徽省淮北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高 ...

  • 四川省射洪市沱牌镇推行“订单种植”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