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车文明驾乘行为,积极构建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近日,甘肃省临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开展秋冬季电动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采取“五抓”措施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抓实行政约谈,督促电动车销售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及时组织召开行政约谈会议,对县内电动车销售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并与其签订电动车行业规范经营承诺书,全面规范电动车经营者主体资格,督促经营者严格按照《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售卖,自觉做到守法经营。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将产品质量法、交通法、认证认可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作为重点内容,对电动车销售企业负责人及销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引导销售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票索据制度,切实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抓细摸排检查,彻查电动车销售企业的资质合法性。按照市场监管职能职责,迅速制定电动车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印发了《禁止生产、销售非法非标低速电动车的公告》,在全县电动车经营户及维修门店内张贴。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县城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各乡镇开展电动车市场专项检查,重点采取“五查”措施(即:查低速电动车销售者是否办理营业执照,是否超范围经营;查销售目录内未经强制认证的低速电动车及组装低速电动车行为;查是否存在对销售的电动车进行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查是否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履行查验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说明书、3C认证证书等质量管理责任义务,标签标识是否齐全;查现有库存未纳入国家生产目录和未取得3C认证的低速电动车数量),对全县39家电动车销售企业的20多个品牌、600多辆电动车进行全覆盖检查,严厉打击无证销售,伪造、冒用认证证书,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等违法行为,净化、维护县内电动车公开有序的经营环境。
抓严重点治理,加大电动车销售企业清理整顿力度。结合归行纳市要求,县市场监管局督促城区的12家销售企业(网点)统一入驻到电动车集中市场有序开展经营活动。强化流通领域电动车的日常监管,在电动自行车销售领域,督促销售企业建立并切实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电动自行车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核查整车质量、外形尺寸等参数,确保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在电动二轮、三轮车销售领域,督促销售企业及时为消费者提供车辆一致性证书、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书、CCC认证证书,产品配有CCC标志及合格证书。在四轮电动车销售领域,督促企业从严把好进货验货关,杜绝销售拼装车、来源不明的车辆,主动为消费者提供车辆合格证书。
抓紧联合执法,持续提升多部门共管共治合力。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现场执法、加强督查,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电动车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严厉查处非法改装和拆卸原厂关键性组件的行为;严厉查处不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中的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对虚假宣传、恶意宣传,误导消费者、欺诈消费者的,依法进行查处,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电动车监管工作共治共管的合力。
抓好舆论宣传,扎实开展电动车消费引导工作。在做好专项检查的同时,执法人员还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商户在店内张贴车辆安全使用告知书,现场签订《电动车经营单位承诺书》。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向群众发布预警提示,对个别销售人员宣传的“电动车无需登记注册、驾驶无需证照、购买就可上路行驶”等虚假信息及时提示澄清,严厉打击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切实提高认证监管的影响力和震慑力。(牛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