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青海省海西州:营商沃土 厚积薄发

2022-04-29 09:52: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素以“聚宝盆”著称于世的柴达木曾经是开发的热土,如今正在厚培营商沃土。今年青海省海西州制定印发了《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致力把海西州打造成“青海一流、西部样板、全国知名”的营商环境标杆地区。作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肩负重要作用的海西州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推进准入环境的宽松化、市场环境的规范化、发展环境的健康化,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深挖发展潜力,提升创业动力,全州市场主体焕发出蓬勃生机。

准入环境宽松化

“以前新设公司办理周期长,手续繁琐,需要纸质材料较多。现在全程电子化、只需要在网上录入公司名称,地址详情,经营范围,股东等信息,一个工作日就能领取执照,方便快捷节省了很多时间。”海西天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的说。

近年来,海西州市场监管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不断推进行政审批的高效化、业务流程的简单化、办事效率的快捷化、网上登记的电子化,努力让所有市场主体共享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

海西州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大厅首席代表昝卓玛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不断落实“先照后证”改革、“住所登记”改革、“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并有效简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简化药品许可审批。以“减证”推动“简政”,积极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有效运用,通过网络互联、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多证合一”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窗口服务方式,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企业设立登记一个工作日完成。

市场环境规范化

“以前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生意时好时坏。由于检查与抽查力度的加大,竞争环境越发公平,已经尝到了依法经营、规范经营的甜头。”格尔木市一家经营青藏特产的商户如是说。

近年来,全州市场监管部门以规范市场秩序为着力点,全面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依托全面化整治、严格化办案、常态化抽检。深入开展了农资市场、粮油市场、酒类市场、广告市场、网络市场等各类专项检查,有效促进了经营秩序的规范。围绕市场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消费领域存在的侵权问题等扰乱经济秩序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与此同时,持续加大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抽检力度,切实做到对市场环境的常态化“体检”。

海西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以整治促监管,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通过维护市场秩序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

发展环境健康化

格尔木独一处东北菜馆与德令哈东北独一处饺子馆是黑龙江刘长飞、刘长越兄弟俩在两座城市开的两家店,十多年前曾经辗转多地从事餐饮行业的两兄弟先后在海西扎根,多年来德令哈东北独一处饺子馆生意一直稳定,格尔木独一处东北菜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兄弟俩还双双荣获了青海省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刘长飞、刘长越两兄弟不无感慨地说:“良好稳定的经济效益除了靠科学的经营,主要是靠健康的发展环境,海西州的确是创业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海西州市场监管部门以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不断强化质量推动、品牌带动、标准驱动以及服务拉动。在“质量强州”工作的推动下,2021年全州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资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食品风险分级管理实现“三个100%”。“品牌兴州”也取得长足发展,截止到2021年年底全州商标申请量588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6142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有效增强了品牌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力。

据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去年完成8批次726家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此外,积极开展股权出质登记,2021年办理股权出质登记202件,出质股权数额64.10亿元,共担保债权数额99.84亿元,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

健康的发展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州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53280户,其中登记各类企业达13184户,同比增长9%,注册资本2043.98亿元,同比增长了8.23%;个体工商户38902户,同比增长3.47%,资金数额55.06亿元,同比增长8.60%。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1602户,注册资本金56.98亿元。(通讯员 王宝军)

(责任编辑:孟庆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老工业区重庆大渡口新兴产业渐次兴起 ...

  • 临期食品:“捡漏”也要安全

  • 一汽集团在长春五大主机厂已经全面实 ...

  • 陕西省西安市不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 ...

  • 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桐林村坚持培育农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