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黄华利:“告别”新婚妻子赴“疫”线

2020-03-05 14:56: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春节前,92年的黄华利迈入了婚姻殿堂。这个春节,他本计划和新婚妻子去旅游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毅然决然取消了原定的旅游计划,退了机票酒店。

“李所,我明早归队!”大年三十晚上,黄华利便向所长李静虹主动请缨。

即使李静虹所长向他强调可以暂缓归队,大年初一一早,他仍“逆向而行”驱车六十多公里,准时回到浙江省三门县花桥市场监管所,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

“这个时候我若还考虑‘小家’的团聚,岂不是愧做市监人。”黄华利说。

“蓝色尖兵”,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期间,浙江省三门县花桥市场监管所采取分片分组网格化监管,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根据所里统一安排,黄华利负责的片区是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这片113.87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了他的阵地。

“李所,你放心吧,我在阵地就在。”黄华利拍着胸脯和李静虹所长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个多月来,他巡查于全镇农贸市场商超街巷,维护着市场上防护物资、生活用品的供应充足、价格公平,以及食品、药品安全,同时每日巡查村庄不下10个 ,耐心劝导村民停办红白酒席。截止目前,仅他一人,检查经营户已有200多户次,张贴提醒告诫,深入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提高经营户的自律意识,现在又开始指导复工复产。

“不得卖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商品,不得乱涨价,必须合法诚信经营。”

“要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复工的前提永远是防疫做到位。”

“进出人员及你们商家自己都要佩戴好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

......

一句句对经营户的再三叮嘱、一声声宣传成为他工作中说得最多的话语。这抹面对疫情逆行而上的蓝色身影,也成了横渡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凌晨四点的坚守

随着疫情的发展,为保障整个三门县横渡镇物资供应,镇政府经商讨后决定在横渡镇白溪村建立一个临时集市,而对集市的监管成了花桥市场监督管理所的职责,加倍的工作量也让所里人手更显捉襟见肘。正在所长李静虹犯难时,黄华利又一次站了出来。

“李所,横渡镇这边我熟悉,这项任务交给我吧。”黄华利说,主动承担下了这项工作。

鉴于临时集市凌晨四点半就会“开门”,黄华利必须在四点钟就起床,才能在开市时赶到现场。踏着凌晨四点的星光,黄华利悄悄动身,抵着阵阵寒意默默赶路,穿过仍在熟睡的城镇,赶赴一线开展防疫工作。

集市初设之际,各项防疫措施尚不规范。消毒不到位、集市工作人员对测温枪使用不熟练、群众未戴口罩等现象时有发生。黄华利便从指导市场全面消毒做起,为工作人员示范测温枪的使用,再到反复提醒群众佩戴好口罩入场,事无巨细,他都要一管到底。微亮的天色下,只见他蓝色的身影在不停穿梭。待到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他已满头都是晶莹的汗水,肩上的市监肩章在阳光下却异常的耀眼。

“这个市监所的小伙子真能干!”在这个临时集市里,不止一个人如此夸他。

面对夸赞,黄华利却总是微笑着用一句:“职责所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待到集市井然有序之后,他就找个安静的角落,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饼干和牛奶。一包饼干一瓶牛奶,这就是他的早饭。吃完早饭,没有片刻休息,他又起身重新投入战斗。

用心用情助复工

近一段时间,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许多经营户正有序复工复产,各个市场主体又热闹起来。

在横渡镇有不少当地小有名气的景区,景区的经营户们盼着及时回补,纷纷提交了复工申请。

“不少经营户都反映,他们早就摩拳擦掌、铆足了劲,准备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我们要祝他们一臂之力!”黄华利说。

黄华利以潘家小镇这一景区为重点,主动上门指导复工,帮助景区和经营户们落实防护措施。在指导监督经营户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生产措施的同时,黄华利也加大对各方的服务保障力度。对于防疫物资不足且无处购买的商家,他帮忙提供多种渠道,保证经营户们能在开业备足防疫物资。针对餐饮行业堂食受限,对有条件的经营户他又主动对接,帮助它们加快发展线上业务,推动“无接触配送”等外卖服务。

现如今,指导复工复产已10多天了,各个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也都在稳步有序推进,但黄华利仍不敢懈怠,“值守在复工复产线上,既要‘找茬’,更要‘添柴’助力。”

上个周末,李静虹所长考虑到他已长时间没回家了,给了他两天的“探亲假”。黄华利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疫情不散,我不下火线。”他坚定地说。

疫情之下,所有“小别离”都是为了今后的“大团圆”,黄华利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市监干部的初心使命。(鲁利军 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马振通 何金检)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