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近日,广东省政府通报了2016—2017年度对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的结果,珠海市再次荣获A级。在广东省政府已经开展的三届质量工作考核中,珠海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连续3年荣获A级的地级市。
质量强市战略成为珠海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成立市强市办统筹、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部门牵头,37个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1+4+37”的质量工作架构。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质量工作政策,其中2016年9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质量强市战略上升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和关键性战略。质量强市连续4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质量和标准成为珠海创新发展和开放引领的四梁八柱,写入珠海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规划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质量标准高地列入珠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2017年,全市质量强市成员单位贯彻《珠海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行动计划(2016—2018年)》,共完成42项质量强市重点工作任务,推动珠海经济率先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质量强区全面铺开,质量工作成为各区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市三个行政区和三个功能区均出台了建设质量强区工作方案,质量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香洲区积极创建国家打印耗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金湾区设立区长质量奖,对获奖企业重奖百万,承办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国际标准化交流会,助力金湾制造走向世界。斗门区整合质监工商资源,推行重点企业、特种设备网格化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服务平安斗门、生态斗门建设。横琴新区承办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化国际交流会、ISO/TC 268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会等活动,实践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创新经验首次写入国际标准ISO37104,提升横琴对外开放水平,支撑横琴打造广东“一带一路”合作的桥头堡。高新区承办第二届创新中国标准与专利技术交流会,筹建专利技术标准转化平台,支撑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栏港建设国家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提升海工装备竞争力,助力高栏打造世界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万山区试点编制东澳岛岛容岛貌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美丽海岛”,打造世界级海洋旅游胜地。
质量强企蓬勃开展,涌现出一大批质量品牌。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全市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市强市办牵头组织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质量国际比对、名牌培育、科技成果标准转化、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免费培训、质量标杆学习活动、质量管理小组交流活动等,推动质量强企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质量品牌。格力电器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成为继深圳华为后广东第二家荣获中国质量奖的企业。珠海凌达压缩机荣获2017年度全国“质量标杆”,罗西尼表业荣获2017年“全国质量奖”,格力电器大松电饭煲通过首届“广东优质”产品认证。优特电力和广东建星建筑(珠海)获2017年度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占全省的1/5,是广东省唯一一个连续五届均有企业获奖的地级市。珠海供电局和汤臣倍健两家企业获2017年度珠海市市长奖。全市55个产品获2017年度广东省名牌产品,同比去年翻番。同时还有一批专注技术攻关企业实施“质量+创新”融合发展战略,成为行业领军。2017年珠海中航通飞生产的我国首架水陆两栖大型飞机AG600在珠海成功首飞,欧比特生产的“珠海一号”全国首颗民营卫星成功发射,智新科技研发出全球首台图形化编程SCARA机器人,中国无人船领航企业云洲智能500吨无人货船项目立项,全国打印耗材行业领军企业赛纳科技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国产嵌入式CPU规模化应用”。科技创新促进质量提升,带动企业升级。2017年,全市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52家,总数突破1400家。
夯实质量基础,质量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珠海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基础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夯实质量发展根基,提升质量服务效能。大力建设公共技术平台。获批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质检中心,已落实建设用地50亩,建设资金近7亿元。该中心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孵化平台、会展平台共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新增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1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7.5%,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批开展此项工作的地级市;全市191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793项,专利及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先进标准13项。全年企事业单位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74项,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3个。落户珠海的国家和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累计达到12个,成为“珠海标准”的有力推动者。夯实计量与认证认可工作。大力推行工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发动格力电器、粤裕丰钢铁、罗西尼表业等五家行业龙头企业申报,积极筹建省级海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969家2040张证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全覆盖。开展管理体系与服务认证国际标准化交流活动,加强与港澳检测认证机构的交流合作,推进检测实验室互认,促进珠海企业和产业走向国际。
加强宣传教育,社会群众质量素质普遍提高。开展针对企业中高层的先进质量理念、先进质量管理方式的免费培训和标杆企业参观学习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质量专家授课,培育和提升企业家精神。开展针对企业一线员工的质量管理小组交流活动和各类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培育“工匠精神”,提升广大职工技能素质。开展针对公务人员的质量法规、质量知识宣传培训,将质量素质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珠海文化大讲堂”等公益文化交流平台,跨地区、跨部门开展质量交流活动,提升公务人员质量素质。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质量教育,将质量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邀请质量专家走进中小学课堂,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质量教育基地、企业车间、实验室等,从小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全市质量工作部门利用质量月、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认证认可日等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社会群众追求质量、拒绝假冒;普及质量知识,提升社会群众对质量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李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