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巴林右旗市场监管局组织人力,对辖区二手车交易市场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经营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二手车经营场所32个,提供格式合同17份。
一是排查摸底,建档造册。要求各基层市场监管所本着属地监管原则,对管辖范围内二手车交易市场进行全面排查,凡涉及二手车买卖行为的都列为摸底范围,详细记录经营场所名称、经营地址、经营规模、经营类别等内容,逐一建档,重点审核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把好二手车交易市场准入关。
二是完善制度,防范风险。组织辖区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召开座谈会,要求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落实“一车一档”、二手车溯源和索证索票制度、公开车辆状况、使用时间、行驶里程、税费缴纳、重大质量瑕疵、资产权属、交易价格等事项,做到透明经营,降低交易风险。
三是打击违法,增强震慑。对利用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及其他零配件拼装汽车、出售已经不能继续使用的报废汽车、出售未标明“报废汽车回用件”、虚假宣传、使用不规范交易合同、“霸王条款”、欺诈消费者“七类”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实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强制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四是规范合同,明确权益。以合同管理为抓手,要求二手车交易双方必须签订买卖合同并使用规范的《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对合同的使用、指导和监管实行全程服务,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霸王条款”,维护好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是发布警示,理性消费。通过地方媒体宣传、与各项宣法活动相结合等形式发放宣传单,宣传二手车交易的法律法规、发布消费警示,防范“合同陷阱”并指出以个人名义从事二手车销售行为存在的风险,警示消费者到正规二手车交易市场进行消费,防范盗抢、走私、报废车辆流入消费者手中,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王俊峰 马树玲)